• 49阅读
  • 0回复

火光就是命令 火场就是战场 解放军扑火救灾奋勇当先 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作出巨大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9
第1版(要闻)
专栏:

火光就是命令 火场就是战场
解放军扑火救灾奋勇当先
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作出巨大贡献
本报绣峰5月18日电 记者段心强报道: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后,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立即从四面八方奔向灾区。英雄的指战员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在扑火战斗中作出巨大贡献。灾区人民含着热泪赞扬说:“解放军是我们的主心骨。”
在这场严重的斗争中,人民解放军表现出热爱人民的崇高品质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发生后的第3天,在通往黑龙江省塔河、漠河的铁路和公路上,出现了日夜兼程赶来的解放军部队和满载救灾物资的解放军车队。一些指挥员在行军中召开会议,在车厢里召开动员大会,到目的地立即投入战斗。某师5月8日晚上6点接到命令,9日凌晨1点动身,17时30分到塔河,10日凌晨5时到绣峰,下车后立即投入扑火战斗。某团机要股长鲁风金已宣布转业,当他一听到部队要到大兴安岭扑火,立刻要求参加战斗。
到达扑火救灾第一线的指战员,处处关心群众的生命财产,尽一切努力保护父老乡亲。某团在保卫绣峰一段铁路沿线的斗争中,主动冲锋在前。当时火头十几米高,路基上已着了火,十分危险。塔河县长荆加良怕解放军被大火伤害,让地方干部群众上去。可指战员知道,大火一烧过铁路,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群众已伐好的木材就要烧毁。于是他们不后退一步,用浸湿的麻袋扑打滚来的火球,用石头砸灭灌木和野草上的烈火,头发、眉毛被烧焦,脸上烤出了水泡,仍坚持战斗,使大火一直没有越过铁路线。
解放军指战员还注意吸取当地群众的灭火经验,科学打火,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炮团利用赶路时刻,请当地的干部群众介绍打火的经验,并利用战斗间的短暂时刻,开展打火知识竞赛,使许多行之有效的打火方法,很快为指战员掌握。如把火引到山下预先准备好的防火道前扑灭掉,既没有人员伤亡,又扑灭了山火。现在,他们总结出一套打火的科学方法,对兄弟部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