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新成果 获得液氮温区超导薄膜 向超导技术实用化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19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新成果
获得液氮温区超导薄膜 向超导技术实用化迈进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副研究员郑家琪等8位科技人员,已研制成零电阻温度为77K的超导薄膜。这是继美国国际通用商业机械公司之后,又一次获得液氮温区的超导薄膜。
这种钡钇铜氧化物超导薄膜面积为3×10平方毫米,厚度为1微米。经过高温热处理后,样品呈现金属性。它的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96K,中点转变温度为87K,转变宽度为7至9K,并具有抗磁性。
据介绍,这种超导薄膜是采用真空蒸发技术制备的。在高真空条件下,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连续轰击钡钇铜氧化物,使它加热熔融,产生蒸汽分子,在一种特殊的衬底表面上不断沉积形成薄膜。经过多次实验证实,用此方法制备的薄膜性能稳定。
有关专家指出,以往的超导薄膜只能在液氦温区工作,超导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在液氮温区制备超导薄膜,将促进超导技术走向实用化。
(黄兴章 陈祖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