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四化建设育栋梁 边远山区出“凤凰” 龙州县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3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四化建设育栋梁 边远山区出“凤凰”
龙州县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本报讯 记者段存章、费伟伟、舒瑜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县委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干部政策,把培养、提拔、配备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搞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现在,壮族干部占全县干部总数的90%;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班子中的壮族同志占94%,而且担任主要领导工作。县属部、委、办、局(包括乡、镇)一级的正副职少数民族干部占这一级干部总数的87%。
龙州县位于桂西南山区,与越南接壤,全县人口94%是壮族。这些干部来自本地区、本民族,通晓本民族语言,熟悉本民族习惯,有胆有识,有职有权,在发展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县委在培养干部工作中,一方面引进“金凤凰”,注意发挥外地干部、汉族干部的作用,同时,发现和培养“土生土长的凤凰”,着力培训本地区、本民族的干部。从1983年到现在,县里已选派132人去广西民族学院、自治区委党校等院校学习、进修。县委鼓励大家自学成才,为他们读函大、电大、成人大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县党校还办起了函授中专班,其中参加学习的少数民族干部近800人。通过培训,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明显提高。
龙州县委尤其关注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的成长,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去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成长。张培植、农汉芳同志原先都是县直属机关的一般干部,政策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县委派他们分别到地处边境、条件艰苦的下冻乡、水口乡担任乡党委书记。他们带领全乡人民治穷致富,既在工作中开创了新局面,又增长了领导才干。近年来,他们都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县委一班人经常与少数民族青年干部谈心,进行具体帮助。县委副书记、县长冯景彤来到武德乡蹲点后,既帮助年轻的乡党委书记严家亮发扬敢抓敢管的优点,又及时指出他处理问题较简单、急躁等不足之处,促使他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工作有了大的进步。
龙州县委还选派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到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参观、考察、挂职学习,使他们不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领导才干。这些少数民族干部学习了外地大种甘蔗致富的经验,回县后因地制宜发展甘蔗生产。全县甘蔗种植由1983年的3万亩发展到1986年的8万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