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沈阳大中型企业出售技术商品 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转让技术提供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沈阳大中型企业出售技术商品
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转让技术提供服务
本报讯 过去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主要技术卖方的沈阳技术市场,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发生了一个明显变化:一些原来以生产“硬件”(产品)为唯一任务的大中型企业,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转让技术、提供技术服务等“软件”产品。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大中型企业有1/3进入技术市场,出让技术签订的合同,已占全市同期技术合同总数的60%。市领导认为这是技术市场出现的一个战略性转变。
沈阳市拥有大中型企业210个,这些企业科研手段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但过去只把眼睛盯在生产产品上,技术商品的观念还没有树立。
近年来,沈阳市把大中型企业推入技术市场,将此作为搞活这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增产增收、放开技术市场的主要任务之一。市政府努力为大中型企业进入技术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从地方财政中拨出1000万元作为技术贸易周转金,用来帮助要开发或购买技术成果而又缺乏资金的企业;扩大企业技术开发资金渠道,市银行开辟技术贸易贷款;提高企业留用技术开发基金的比例等。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大中型企业进入技术市场转让技术的积极性。沈阳重型机器厂1至4月作为卖方的技术贸易成交额达550万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成交额;技术贸易纯收入,占全厂同期利润总额的30%。去年,他们利用技术贸易收入的50%,拨出经费140万元开发了15项新产品,改造了12项老产品,既增加了全厂的经济收益,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也扶植了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沈阳市的领导认为,大中型企业既是购买技术商品的主要买主(按成交合同数,流向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占70%),又是开发出售技术商品的主要卖主,应是技术市场的关键角色。这一环搞活了,就能有效地促进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增进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他们还认为技术市场格局的这一新变化,为搞活沈阳市科技和经济迈出了重要一步。最近,市政府提出:今年内要有80%的大中型企业进入技术市场。现在,沈阳多数大中型企业都能把技术商品的开发经营列入企业生产和经营销售计划。一些企业层层下达技术商品生产任务。多数大中型企业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贸易管理机构,制订了技术贸易管理办法,积极培训技术市场开发人才。 (王友恭 李铁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