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大中型企业应在技术市场唱主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大中型企业应在技术市场唱主角
本报评论员
技术市场,是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新事物。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成果,它在各地发展很快。然而,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即活跃在技术市场上的,主要是科研机构、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很少见到大中型企业的踪影。
是大中型企业不需要技术交易么?否!据统计,大中型企业聚集着全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半以上,有着雄厚的技术开发能力,完全可以在满足本企业技术需要的同时,为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技术商品。综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大企业,都是既生产“硬件”产品、又出售“软件”技术商品的。与此同时,大中型企业需要多种多样的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可能都在本企业范围自给自足,需要通过技术市场不断买进技术,才能保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大中型企业不卖技术、也不买技术的状况,是不正常的。
造成这种状况,是由于一些大中型企业以往缺少开发和吸收新技术的压力与动力。这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才能根本解决。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决不是无所作为的。今年一季度,沈阳市的大中型企业出让的技术合同已占全市同期技术合同总数的60%,流向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则占全市成交合同数的70%。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气象。沈阳市的做法,是用科技体制的改革促经济体制的改革,通过技术市场来搞活企业。他们从政策和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创造条件,鼓励大中型企业进入技术市场,既当卖主,又当买主,并使企业在活跃的技术贸易中形成前所未有的活力。
沈阳的经验还证明,大中型企业一旦成为技术市场的主角,还可以使整个科技工作活起来。一方面,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高中档技术商品有了更多销路,科研与生产的联合有了新的牢固纽带;另一方面,向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扩散技术,带动了生产技术的普遍提高。大中型企业进入技术市场是搞活经济和科技的一个重要的关节点,各地都值得花大力气抓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