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帮助破产区求得新生——法国创办“企业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5
第7版(国际)
专栏:法国通讯

帮助破产区求得新生
——法国创办“企业区”
本报记者 马为民
本报去年夏季报道过法国造船工业两大支柱之一——诺尔梅德公司的破产案(本报1986年7月26日)。将近一年过去了,受严重打击的敦刻尔克、拉西奥特和拉塞纳三个地方,现在情况如何呢?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帮助诺尔梅德在破产中求得新生?
最近,记者访问了法国工业部长顾问克劳德—厄尔特先生。据介绍,诺尔梅德三个厂共有职工6800人,90%的人选择了领取基数为20万法郎的“个人资本”,其余接受两年转业假期待遇或退休。目前已有2400多人离厂,尚有4000多人留厂做完订货,他们在厂期间,按转业假期待遇,离厂时可领取个人资本。总之,敦刻尔克等地的造船工业已经成为过去。
这些地区人们的生计是和造船业相联的,造船工业消失后,必须兴办其它产业,否则社会后果是严重的;另一方面,目前西方正经历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又不能急于为解决就业问题而悖逆了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大趋势。法国采取的做法是创办“企业区”,并于去年底征得欧洲共同体同意。
厄尔特先生是受工业部长委托,负责研究和制定“企业区”规章的。据他介绍,所谓“企业区”实质上就是“免税区”,其基本内容是:自企业区创办起的头五年内,在区内兴建的企业享受10年免税期;享受免税的企业必须是工业和服务于它的第三产业,但是,造船、冶金、化纤等工业以及跟新建企业无关的贮存、批发、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行业除外;必须在第三个年头创造1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不论资本大小,不受国别限制,也不问企业如何支配利润,一律自动享受免税,无须征得财政部批准。法国企业通常要缴三种税:款额很小的企业税,不论企业盈亏,均得缴纳;利润税,赢利的45%缴国家以及地方税。企业区免缴的是前两种,地方税是否减免,由地方定。
上述3个企业区占地都较小,约300公顷。区内划分为3、4个企业点,根据环境条件,分别接受工业企业、服务行业或科研单位。政府前几年创办过“转产区”,那么,企业区和转产区的区别何在?厄尔特解释说,转产区的做法是国家通过发放补贴或奖金以刺激开办企业、创造就业岗位。企业区的基本点则是国家不给一个钱,只是允许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全部占有其利润,并且考虑到了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基本因素。
为加快发展企业区,还必须简化行政手续。过去办厂,行政批准手续长达几个月,现在至多5天,取得建厂许可证只要两周。
由于免税措施有吸引力,行政手续又大为简化,人们有兴趣到企业区投资。迄今,到敦刻尔克建厂的已有6家,到拉西奥特的有13家,已创造就业岗位1000多,若加上在企业区影响下在附近兴办的企业,总共创造就业岗位2400多个,厄尔特估计,要补回因诺尔梅德破产而失去的近7000个就业岗业,2、3年即可办到。他还认为,企业区将不会限于上述三地,会扩大到别的地区。
厄尔特先生说,企业区并非法国的独创。美国的企业区多达1400个,英国、比利时也设有企业区,法国主要是借鉴了英国和比利时的经验。他幽默地说,到法国渡假,哪儿有阳光就去哪儿;来法国建厂,哪儿能挣钱建在哪儿。创办企业区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形势下缓和失业问题的一种有益的办法。
(本报巴黎5月2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