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十五家城市报纸自办发行 发行渠道改革收到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十五家城市报纸自办发行
发行渠道改革收到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报讯 记者王艾生报道:截至5月20日,全国已有15家城市报纸自办发行,都收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75家城市报纸的负责人聚会太原共商发行事宜时透露的。
《太原日报》率先从1986年1月1日自办发行以来,办报人和读者都尝到甜头,发行数量增加1万余份。《扬子晚报》自办发行4个月,发行数量由16万多份增加到21万多份。该报由城市街道劳动服务公司设发行站29个、零售摊点120个,并在全省的75个县、市都建了发行站。
《武汉晚报》聘请380名合同工担任投递员。在每天下午5点左右,就将12万份报纸送到千家万户。长江南岸的武昌、洪山、青山等城区的订户,在邮发时只能看隔日报,如今天天可以看到当日的晚报。连黄陂、汉阳等县的订户,也能当天看到了。《武汉晚报》的自办发行网,还同时代发《武汉商报》、《武汉卫生报》、《上海译报》等6种报刊。《南宁晚报》自办发行5个月来,节省发行费1.6万元。
与会者认为,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减轻了邮局的负担;加快了投递速度,提高了投递质量,有助于解决订报难、看报难问题;报社也扩大了发行数量,增加了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