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爱和友谊的苗圃——外国儿童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爱和友谊的苗圃
——外国儿童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张立维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位于北京东四汪芝麻胡同的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开始接收首批外国驻京人员的孩子。15年来,7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华使馆、驻京机构的将近1000名幼儿,在这里和中国儿童一起接受了幼儿教育。
幼儿园开设语言、算术、常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语言不通,成了外国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一障碍。帮助他们过好语言关,则成了幼儿园的第一课题。老师们采取手语结合图片训练,实物教学,并在游戏、唱歌中练习的方法,让外国孩子自然、活泼、生动地练习中国话。由于方法得当,外国孩子学习中国话的进度非常快,一般半年左右就能掌握生活日常用语,一年左右发音就比较准确了,两年后大都能说一口地道的中国话。难怪有人说:这里真象一所小小的语言学院。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也会淘气得“出圈”。遇到这种事情,一幼的老师坚持耐心教育。墨西哥的卡博里尔喜欢用皮鞋踢石头。有一次,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皮鞋厂。亲眼看见工人叔叔制作皮鞋的辛劳,大家懂得了爱护鞋子的道理。卡博里尔说:“以后,我再也不用皮鞋踢石头了。”
罗马尼亚的多林是个小淘气,一刻也安静不下来。有时正上着课,他会猛地跑到老师跟前,抱住老师的脖子,逗得全班小朋友哄堂大笑。老师发现他爱看书,就经常和他一起看,一边看一边讲守纪律的道理。他喜欢上算术课,老师就让他在课上多回答问题,答对了,就让全班为他鼓掌。从幼儿园“毕业”回国后,他的父亲来信说:“多林在你们的耐心教育下,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无论是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相同的:团结友爱,勇敢诚实,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在这里,中外孩子都争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前摆碗筷,吃过饭擦桌子,做值日;互相帮助穿衣服;手拉着手外出游玩……
一幼的老师和中外小朋友,时刻在培育友谊之花。坦桑尼亚的毛尔有气喘病。老师对他倍加爱护。午睡时,为了让毛尔呼吸顺畅,为他垫高了枕头。夏天天热,不时为他擦汗。全园小朋友要去颐和园玩,毛尔也想去,可因为身体弱又走不动。老师就抱着他游园。毛尔深深地爱上了老师,他说:“我爱坦桑尼亚,我也爱中国。我是一个黑皮肤的中国孩子。”
美国小姑娘露西和中国的小瑞成了好朋友。小瑞病了,医生怀疑她得了骨结核。露西知道以后很着急。后来排除了怀疑,小瑞的病很快好了,两人就紧紧地拥抱。露西要回国了,搂着小瑞依依不舍。在机场候机室里,露西和小瑞再一次一起跳起了中国舞蹈,充满稚气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中外乘客的一片赞扬。
幼儿园里的日本孩子最多。每半年或一年,他们的家长都要来园参观。看到自己的孩子表演中国舞而中国孩子表演阿童木、一休时,都笑得合不拢嘴。
不少日本孩子离园时,家长都给幼儿园来信,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并且要一张自己孩子曾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学习过的证明,作为永久的纪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