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电影艺术家与大学生恳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9
第1版(要闻)
专栏:

电影艺术家与大学生恳谈
新华社记者 赵兰英
5月29日,同济大学校园里一片欢声笑语。先后赶来的大学生们围着来校的电影艺术家,兴奋地指点着:张瑞芳、白沉、孙道临、赵焕章、吴贻弓……
四起的掌声,使艺术家激动不已。谢晋的眼眶都红了,泪水在打转。张瑞芳说:“我仿佛不是坐在台上,而是在你们中间。”虽是台上台下,然而真诚、坦率,使他们的心连在一起。
一张张写满问题的纸条传到台上,艺术家们各抒己见,作了回答。吴贻弓说:“我非常高兴,同学们如此关心国家大事,而不满于我们的影片没有扣住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现代的、历史的都要,但一定要有一个比例。毫无疑问,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放在首位则是我们电影工作者的责任。”
也许是同龄人的缘故,大学生向青年导演张建亚、江海洋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电影应该走向世界影坛最前面。你们应该用新的思维方法、新的形式打破中国的传统。”张建亚这位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青年导演说:“打破传统现在是一种很时髦的说法,其实传统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如同建筑一样,没有根基的楼最终是要倒塌的。艺术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也是不行的。”
张瑞芳、孙道临、谢晋几乎都被问到了这样的问题,现代中国电影是否落后于世界,甚至落后于二三十年代。孙道临说:“这几年我们也出了不少很精彩的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在新加坡上演一个月,场场满座。《大桥下面》使美国人很感动。《城南旧事》在美放映时,许多人围着我们问这问那。所以,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吴贻弓告诉大学生:“在参加了许多次国际电影节后,深深感到,我们的电影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我们的电影一定会走向世界。”张瑞芳希望年轻的大学生们,学好历史,了解社会。谢晋动情地说:“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的最高的荣誉并不是什么获大奖,而是与人民有着血肉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