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阅读
  • 0回复

凤凰山下的文化景观——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见闻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29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凤凰山下的文化景观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见闻之二
缪俊杰
5月艳阳天。我们离开清澈如镜、婀娜多姿的花溪,驱车前往黔北名城遵义。车出贵阳城,北行在风景如画、曲折蜿蜒的山间柏油路上,经过“乌江天险”,于傍晚抵达我向往已久的遵义城。大娄山巅晚霞的一抹余辉和华灯初上的遵义市灯火,映照得这个只有30多万人口的小城壮丽辉煌。我的心潮随着热烈的人流而难于平静。我们的文化考察团在这里能够瞻仰宝贵的革命遗址和文物,还要与著名酒乡的工人、群众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遵义,是我国历史名城之一,它已有800年的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这里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已经载入我们的革命史册。漫步在遵义街头,看见那富有时代色彩的街面、商店、货摊和姑娘小伙子们入时的穿着打扮,使人们在这个边远偏僻的山城同样感受到80年代的浓郁气息。
雨后放晴,我们登上了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凤凰山环抱着遵义城。现在也叫“红军山”,因为红军长征时,许多烈士牺牲在这个山头上。他们的碧血肥沃着这块土地,今天绿树成荫,松柏叠翠,把这关山装点得更好看。全国解放后,遵义市的党和政府把这座“红军山”作为教育后代的课堂。这里建造了一座巍峨的红军纪念塔,修建了在这里壮烈牺牲的红军著名指挥员邓平的陵墓。遵义市的李市长和许副市长告诉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遵义党政还有一个构想,他们要努力创造条件,准备把凤凰山建设成为一座“长征艺术长廊”,在这里陈列记载红军业绩的文物、碑刻、书画和艺术作品,使红军长征那种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勇气和毅力,成为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尽管这种构想要付诸实施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创造更多条件。但我确实为这种设想激动不已,这不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百年大计吗?
“这里是一片飘香的土地,大娄山哟流淌着清泉和小溪,泉水化着芳香的美酒,酒香飘过河山万里。飘香的土地,美丽的遵义,我虽然来自遥远的地方,却深深地迷上了您。”在红花岗剧院大型联欢晚会上,我听到遵义董酒厂的工人合唱队豪迈地歌唱这片美酒飘香的土地和他们的事业。我感到颇为新鲜的是,遵义不仅是著名的酒乡,而且有着浓郁的“酒乡文化”。除了董酒厂以外,其他如珍酒厂、枫香窖酒厂、鸭溪窖酒厂、湄潭酒厂、啤酒厂、酿酒厂等酒厂的工人,都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有的有合唱队,有的有乐队,有的有书画活动小组,有的有业余创作组。他们以辛勤的劳动生产着香飘万里的美酒,还以自己的彩笔、歌喉、舞姿,描绘、歌唱自己的生活和业绩。在一年一度的“遵义之夏”艺术节上,酒乡的工人们都特别活跃,显示了酒乡文化的特色。
在凤凰山下,人们还传颂着“环城居委会文化室”的佳话。遵义市在文化建设方面,除了政府投资兴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游泳池、射击场、剧场、影院外,近几年来文化专业户也特别活跃,它作为国家文化事业的补充,对活跃群众文化起了积极作用。“环城居委会文化室”是由这个街道三个商店资助建起来的,有图书室和不少娱乐设施,还设有浴室,都是免费服务,为群众提供了娱乐、休息的场所,开展民间文化活动,深得群众的好评。
人们看到,在民间文化生活方面也还有些消极因素,如有些非正式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还在小摊上发行,当地政府已经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书刊市场管理,逐步使民间的文化生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遵义,这个具有革命传统的名城,正在朝气蓬勃地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