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管好用活保险基金——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5-31
第2版(经济)
专栏:

管好用活保险基金
——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二
本报记者 施明慎
去年,扬州市保险公司向该市专营包子的百年老店——富春茶社,提供25万元贷款,翻建楼面,增加客座。不仅使更多的中外游客饱尝“富春”包子的美味,而且茶社当年净增利润9万元,比1985年上升81.8%。这件事在当地引起关注,人们纷纷议论,原来保险公司不是专门“收费要钱”的,还能“拔刀相助”啊!
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积攒起来,主要用于在灾后进行经济补偿,帮助企业恢复生产,人民安定生活。在统收统支的旧体制下,保险企业没有独立运用保险基金的自主权,保险基金积累的进程十分缓慢,一旦发生大的灾害,就会难以赔付。这种状况甚至影响了保险业务的开展。当前广大农民群众为了应付各种意外灾害,迫切需要保险公司广泛开展果树、家禽、养鱼等保险业务。不少保险公司有心满足群众的要求,却不敢轻易展业。为什么?就是因为上述农业保险遭受灾害袭击的可能性最大,保险赔付率最高,往往保的越多,亏损越大。1986年苏州市农业保险赔款111.2万元,赔付率为95.3%,加上各种税费,实际上是支大于收。
如何改变这种经营状况?根据保险费从收集上来到赔付出去,中间有个时间差的特点,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保险公司在一定数额范围内,自主运用保险基金进行投资。保险体制改革由此迈出了重要一步。
1986年江苏省保险公司成立了江苏宏达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拿出1.2亿元资金,对400多个项目开办了投资贷款业务。诸如支持用电紧张的太仓、吴县、吴江、张家港等市县兴办火电厂;为射阳县静植绒厂、东海县宝钢砂厂等产品出口创汇的厂家解决设备更新的难题;帮助省内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既活跃了资金市场,救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又通过保险基金在运用中的不断增殖,获取利润,充实自身的资金实力。一年来,江苏宏达投资有限公司运用保险基金投资,为企业增加利润逾1亿元,国家增加税收约2000万元作出了贡献,公司自己获毛利300万元左右。
运用保险基金进行投资,一方面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由于受惠单位多是投保企业,也密切了保险公司和保户的关系,有助于扩大和巩固保险业务。南京缝纫机总厂是最早与保险公司建立保险业务关系的企业之一。当南京市保险公司刚开办企业财产保险业务时,该厂就投了保。几年来没出什么大事故,也没有得到赔偿。去年,这个厂资金极其紧张,保险公司及时贷款100万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以后南京缝纫机总厂又参加了机动车辆保险,机动车辆承运货物责任保险和简易人身保险等。记者在采访时遇到接受过保险公司资金支持的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他们深切体会到,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企业参加保险,保险公司支持生产的鱼水关系。他们往往在保险责任期满之后,不等动员,纷纷主动续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