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环境意识与审美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01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环境意识与审美观念
郑凯歌
人们的环境意识、审美观念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和发生变化,这要求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得到相应的表现。
可惜,一些作品往往一描写工业建设的发展就是“烟囱林立”、“马达欢唱”、“机器轰鸣”;一描写城市街道的繁华就是“喇叭声声”;一描写喜庆欢乐的场面就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过去人们作这样的形容,主要是受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科学知识限制,往往在大工业生产给人类带来的丰富产品面前陶醉,却忽视了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还没有认识到所描写的事物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一面。所以,审美观念在其时也自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们觉得高耸的烟囱很有气势、很壮观,甚至把它作为工业建设蓬勃发展的标志,引为自豪;人们认为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取代了落后的小手工业,增强了工作效率,虽然机械噪音大一些,也犹如听一首“奏鸣曲”;汽车作为公路交通中的“娇子”,它的形体、色彩、速度和载重力,足可使牛车、马车、人力车等交通工具望尘莫及、自惭形秽,人们对汽车的喇叭声自然感到分外悦耳动听了。当人们把这种感受诉诸于笔端,便连同整部作品作为人的一种美的创造,发生着特殊的社会效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当人们认识到“烟囱林立”、“马达欢唱”、“鞭炮齐鸣”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三废”和噪声污染,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积极进行治理和限制时,环境意识便得到了提高,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和升华。可以说,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审美观念的变化,反过来,审美观念的变化又将推动环境工作的开展。
愿更多的作者提高环境意识,把环境科学引入文学领域,使作品具有崭新的审美观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