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育才基地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02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育才基地参观记
本报记者 罗同松
记者到北京军区某坦克师了解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情况,适逢新疆医学院毕业的一位女大学生来队度蜜月。她的丈夫名叫刘志忠,是这个师的战士。刘志忠在师里办的“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学得一手好医术,回河南农村探家期间,对两位久治不愈的病人对症下药,竟然手到病除。女大学生慕名与他鸿雁传情,日前结为伴侣。
包括“乡村医生培训基地”,这个师目前共有25个两用人才培训基地,内容有:家用电器修理,汽车、农机修理,美术、摄影、新闻写作,烹饪、养殖等等。有的基地安装了闭路电视或其他电化教学设备。附属于25个基地的,还有62个实习车间或实习室。25个基地,分布在师直属单位和5个团,由各团的育才中心领导。各育才中心设有教研室、信息室、成果室等,负责制订计划,提供信息,聘请、培训教员,开支经费,验收发证等工作。各育才中心均订有严格的教学制度,例如备课、考勤、评教评学等。给人的印象是,全师形成了一个规范化的育才体制。
师政委杨振明对记者说:“培养两用人才的生命力在于质量。要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对军队和战士负责的精神做好这项工作。师党委提出的方针是:依靠技术密集型分队建立基地,紧密结合军事技术专业训练,实行近亲移植补差培训。”
这个师的分队95%属于技术分队,其专业技术大都与民用技术有“亲缘关系”。例如坦克的车长使用电台,早已学好电工原理,让他们在退伍之前学习家用电器修理专业,学得既快又深。坦克驾驶兵学农业机械驾驶和修理,也十分顺手。象这样“近亲移植补差培训”出来的两用人才,全是个个顶用的。记者特地前往师直汽训基地和汽修基地参观。两个基地分别设在师直的修理营和汽车营。这两个单位本身就是两座现代化的工厂。天吊、大台钳、坦克牵引车、教练实习车等应用工具俱全。两个营各有一部制式解放牌教学解剖车,启动机器后,学员们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每个机件的运转情况。修理营出来的战士,包括炊事员,人人都是等级技术工。1986年,这个营办的基地培训一期各团送来的战士,经过汽修学校考核,38名学员全部达到中技水平。
这种“近亲移植补差培训”,不仅培养了民用人才,也提高了军事技术。坦克驾驶兵学习农机驾驶,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坦克驾驶技术;同样,培训了乡村医生,也增强了部队防病治病和战场救护能力。至于学习农机修理技术,那更是战场用得着的。这个师某团两用人才成果室里,放着的一台电脑DN—1型双功能对讲机,就是本团“家用电器维修培训基地”的学员设计制作的。这种对讲机轻巧灵便,很适用于作战室、靶场或实战。这个“家用电器维修培训基地”的学员,还研制了小型野战指挥仪,革新了自动报靶器。团长朱宝成自豪地说:“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加速了部队的战斗力的提高!”
“人民把他们的子弟交给我们,我们有责任把这些青年培养成四化建设中的有用之才”,这是师长徐庆仁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适应地方需求,各团的育才中心每年都要采取发函、走访以及与已经退伍的战士建立联系的方法,广泛收集地方特别是战士原籍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及时调整培训内容。1985年,师里通过信息汇集,发现本师兵源比较集中的华北、华东地区汽车驾驶员趋于饱和,而汽车修理技工比较短缺,以至于今后三四年都将供不应求。于是全师及时调整了培训内容,把原来的以汽训为主改为汽修为主。
要进“高层次”基地和“热门”训练班,又非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不可。战士们平日除了苦练军事技术,有时间便埋头学文化。单是某团就有341名战士参加了18个省市举办的62种大专、中专、中技函授。战士们的心思用在了学习上,打打闹闹、东游西逛的现象少见了。军官们啧啧赞叹:“如今的兵真好带!”
战士们进了培训基地后,更是勤学苦钻,一心成才,报效祖国。1984年至1986年,全师25个基地均进行了3—5期技术培训,共训战士8700多人,其中85%的战士获得军地两用人才证书,63%的战士退伍后被录用,其中74人当了厂长、经理,61人被录用为国家干部。不少地方政府给坦克师寄来了人才需求“定单”,味口很大。有一个县人民政府随“定单”附信说:“人民解放军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校。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政治强,技术高,作风硬,我们信得过。热切希望你们为我县广为输送人才,来多少我们要多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