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谈影片《小铃铛》(续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03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天真烂漫的童心世界
——谈影片《小铃铛》(续集)
曾凡
儿童片没有儿童味已是个老大难问题。每当我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幼儿园的孩子拿腔捏调,故作老成地唱着所谓“儿童歌曲”、跳着所谓“儿童舞蹈”时,真为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感到不平,也为那些家长、老师、幼儿园阿姨们感到脸红。我不明白,把孩子们从小就培养成小哲学家、小圣人、小老头,究竟是社会的进步呢,还是别的什么?就在看过《小铃铛》(续集)之后,一位搞文学评论的朋友立刻表示,这部片子不好,理由是“太浅”!于是我明白了,不是我们的艺术家没有才华,不是写不出儿童味的儿童作品,而是不愿写,不屑写。文艺作品当然是要教育人,要培养孩子们成才的。活泼生动天真有趣的儿童特点,把儿童作品变成了充斥着“思想”、“道理”的哲学教科书,作品的“深度”是有了,但观众也被吓跑了。南辕北辙,拔苗助长,怎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呢?
同某些作品相比,《小铃铛》(续集)的确显得不那么深刻,甚至不那么严肃,因为全部影片的主要情节只是小胖这个孩子的梦境。但我认为,它的好处就是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一切从儿童的特点出发。这里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贯穿始终的趣味性,既是纯粹的娱乐片,又能使孩子们在开怀大笑之余悟出许多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影片中的“思想”、“道理”都不是编导者强加给小观众的,而是在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欣赏习惯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由角色的行动自然地传递给孩子们的。比如影片设计的“新龟兔赛跑”、“知识竞赛”等节目,既给小观众传播了科学知识,又让他们通过小铃铛的表现意识到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坏处,从而在对小铃铛的善意嘲讽中自然地接受了编导者的观点。又比如影片最后,小铃铛骑小木马逃跑,被小机器人用遥控机追回,又用飞碟式飞机救回的情节,也使小观众很容易地理解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道理。即便对于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小铃铛》(续集)也是一部难得的有趣又有益的儿童教育指南。它将告诉父母们,孩子们如何思考,孩子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方法。
正当“六一”儿童节之际,感谢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感谢童心未泯的谢添导演,他们在节日里为孩子们献上了一件美好的礼物。这是一部真正给儿童看的儿童片,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它也应对热爱儿童的文艺工作者有所启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