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老戏新演 老戏“我”演——运城蒲剧团演出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05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老戏新演 老戏“我”演
——运城蒲剧团演出观感
郭汉城 谭志湘
最近,山西省运城蒲剧团进京演出了《苏三起解》、《黄鹤楼》、《阴阳河》等剧目,他们本着“老戏新演、老戏‘我’演”的精神,对这批老戏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加工,使它们在舞台上的面貌焕然一新。
《苏三起解》是观众熟知的剧目。武俊英、兰敬生主演的《起解》,编、导、表、音、美俱佳。最为可贵的是不蹈前辙,自出心裁。他们首先对剧本动了手术,从人物性格出发,使全剧有情有理,波澜起伏。从崇公道不允苏三哀求过往客商替她与王金龙捎信,到崇公道自动跪在地上替苏三求人捎信;从崇公道独坐大槐树下乘凉,让苏三在毒日头下挨晒,到让苏三在韩信岭下凉快,自己挨晒;从崇公道不允苏三取下颈上的行枷,到崇公道为苏三取下行枷、到不得不给苏三戴上行枷却下意识地将行枷戴在自己的颈上……这一系列戏剧性动作,把一个疾恶如仇而又纯朴善良的老解差,从误会到了解苏三冤情的前后心理变化表现得熨贴而生动,因此苏三的诉冤屈,叹身世,发愤泄怨等大段唱也就避免了为唱而唱的弊病,崇公道的夹白也不是为了使戏热闹起来而插科打诨了。
武俊英的演唱很有光彩。特别是“挥剪刀断青丝捧呈夫面前”、“几多梦离烟花院”等抒情唱段,她运用声音高低对比、音量强弱控制并巧妙地揉进气声唱法,把一个多情弱女的追求、向往抒发得淋漓尽致,让人动情。配器也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那富于创造性的“清板”,于万籁寂静之中,使武俊英的唱更显清晰、悦耳,把苏三的千般柔情、万种思绪都溶于音符之中了,极具感染力。听武俊英的唱实在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她的唱既是蒲剧的唱,又给人以新的感觉,不但争取了一大批中青年观众,而且赢得了蒲剧老观众的赞赏,这是很不容易的。
《黄鹤楼》的演出亦是如此。蒲剧新秀王艺华饰演的周瑜颇具特色,他强调少年都督狂傲、气盛、量窄的一面,因此演得火爆炽热,特别是那一对运用自如的翎子,仿佛是会说话的一般,把周瑜索讨荆州不得后抑制不住的狂怒和狂怒后思索对策等思想活动,细腻地表现出来。
《阴阳河》是一出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戏,早已绝迹于舞台。剧本改编摒弃原著中宣扬封建迷信的糟粕,赋予反封建的积极意义,继承并发扬了蒲剧挑担子的绝技,使这出戏以崭新的面貌立在舞台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景雪变扮演的李翠莲不但掌握了高难度的挑担子急行、挨肩、舞担子等技巧,而且把李翠莲与张茂盛在阴阳河相遇,那种欲爱不能爱,欲亲不敢亲和最后不顾一切投入情人怀抱的种种复杂、强烈的感情变化表现得很细腻,因此这对情人被判官强行拆散时,观众不能不为之动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