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桃花湾在春天复苏——评映泉的“桃花湾”系列小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08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桃花湾在春天复苏
——评映泉的“桃花湾”系列小说
江岳
湖北作家映泉饱蘸一片乡情,发表了《桃花湾的娘儿们》、《桃花湾的女儿们》等几部关于桃花湾的系列中篇小说,写尽了他故乡鄂西山湾里妇女们的甜酸苦辣。读毕小说,掩卷沉思,那种对新时期山村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关切不禁久久萦回在心头。
山清水秀的桃花湾,造就了一群如花似玉的
“娘儿们”,但却没有给她们如花似玉的命运。这里的原因是复杂的。物质的贫困、文化的匮乏、传统的束缚、现实的偏见以及自身的愚昧纠结成无形的重负,压得她们透不过气来。什么都残缺了,只剩下一副女人身和一点力争才能有的可怜的权利。她们象“叫化子”一样被侮辱、被损害、被歧视,却只能把眼泪往肚里咽,身在悲中,竟不知何为悲,精神处于麻木状态。此时此刻,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将变革的春风带进山湾,头顶掠过闪电,炸响春雷,“娘儿们”一下子从无边的梦魇中惊醒过来,开始从外部压力下的屈从和扭曲转向对主体价值的发掘和张扬,一个个都象个人样了。作者正是从这里楔入他的笔锋,为变革时期的山村妇女造像,呼唤两个文明的建设,从而触及到时代的一根敏感的神经。
恩格斯在谈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时,曾以肯定的口吻说:“他第一个表明了这样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今天,桃花湾一群妇女的人生轨迹依然是我们时代变革进程的可靠验证。映泉的小说细腻地展示了她们为发展山区商品经济所经历的艰难曲折,通过梁厚氏和春桃这两个颇有光彩的形象,歌颂了科学文化摧毁封建樊篱,造物造心的伟大力量。小说描绘了这样的画面:风雨中,桃花湾的妇女在咆哮的桃花河里放排,“山谷里响着女人们尖尖的然而却是庄重有力的呐喊声”。这象征着她们觉醒了的解放意识和在历史天平上陡增的份量。桃花湾的女人走出家庭,直接与社会生产体系发生联系,战胜来自传统和现实以及自身积习的种种挑战而自强不息,于是,便有了妇女权利的一步步扩大。桃花湾娘儿们的崛起无疑显示了历史向更高的文明程度迈进的大趋势。
变革意味着旧秩序的瓦解,新秩序的建立。新旧更迭之间,令人眼花缭乱,道德的困惑便接踵而来。一般地说金钱利欲本身无所谓善恶,抽象地看,它也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杠杆,但一进入人的社会关系,其来龙去脉,就镌刻下道德的印痕。熊大魁不干不净地大把捞钱,竟堂而皇之,无人去论是非;桃花湾的妇女,为办厂筹钱,历经磨难,流了那么多眼泪,竟招致来自各方的不明不白的玷污。她们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经历了那么多的不道德待遇,却无人给予真正的关心,一旦她们起身追求自己应得的爱情时,就有“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德的背后往往藏有非道德的残酷力量。但作家的笔却竭力将生活拉向正轨,让道德评判的重心偏向历史车轮向前的运动。
历史和道德的评判只有渗透到审美的评判中,才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映泉在他的小说中艺术地再现了桃花湾人具体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摒弃了贴理念标签的简单模式。在桃花湾的土地上,美丑对应,相辅相成。梁厚氏与方达明,双喜与熊大魁,春桃与菊香等结成了纠葛重重又泾渭分明的对子,在强烈的性格反差中,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戏剧性冲突徐徐展开,美丑褒贬也自然地寓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美丑之间,作者没有忽略中间物
“不美”因素的介入,努力写出人的生活、情感、性格细微落差和丰富层次。桃花湾的女性在朦胧中起步。她们向过去告别,过去还残留在心底;向明天进发,明天还只能眺望。于是,昔日的“美”失去光泽,新生的美还只能借助丑的外衣登台,她们的行为在许多方面都打上了“不美”的印记。对改革者的爱戴中,挟杂着对“包青天”的崇敬,但那毕竟超越了对“南霸天”的顺从;对美好婚姻的憧憬中,挟杂着对“文明”的依附,但那毕竟超越了对“愚昧”的依附;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利,采取了自戕自贱的蛮力,但那毕竟超越了忍辱负重的麻木;为了追求更高的幸福,竟自觉选择了牺牲的痛苦,但那毕竟超越了自欺欺人的欢乐。桃花湾变革生活组成了一幅历史的新彩图。
当桃花湾的女性用复苏的青春呼唤她们应有的尊严和价值,焦灼地扑向新的天地时,生活的常规常态一下子被打乱,动荡与裂变纷沓而来。于是,面对人的七情六欲所生发的种种偶然性、特殊性、个别性构成的复杂世相,已往的政治说教,既定的道德规范由于不能适应改革所带来的变化、进而提供完整的答案而显得软弱不够用了。谁曾料到,一个向来不引人注意的小山湾居然维系着一顶顶“乌纱帽”的升迁;春桃办厂,自身筹办资金,居然获得了成功;“福旦儿”与小篾匠幽会,被人拿双也“没事儿似的”,得到是同情和祝福;熊大魁干了那么多丑事,警察无法干预,双喜为众人谋福利,却要逃避追捕,铤而走险。更奇特的是,警察明明是要抓他,最后反要成全他……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合情合理。在这里,意想不到的复杂和可以理解的单纯合而为一,生活的逻辑与艺术创造的逻辑合而为一。
这幅图画笼罩着一层悲剧的阴影。历史的进步总是以某些个体的牺牲为代价,因此,悲剧不可避免。从福旦儿所遭受的非人的身心摧残到丧夫别子的桂花悲惨的死,以及那些被玩弄损害后的女性的痴情和惨笑,使我们感受到偏远山区特有的凝滞和酸辛。而春桃这个颇有光彩的女性的悲剧,则更耐人寻味。她的出生就带着浓重的阴影,这阴影一直伴随着她。在爱情和婚姻上经历了过多的不幸,最终仍不能爱其所爱,作出了崇高的牺牲。“那双眼睛,含着哀怨,含着期待”,由于那无法超越的差别,最后的满足远远没有到来。但是,这悲剧毕竟是在追求更高幸福的阶梯上产生的,远比那麻木地承受外力强加的痛苦高一个层次。悲与悲有所不同,其中蕴藏的是时代和人生向前递进的信息。
映泉小说的整个基调又是乐观的,不乏喜剧的轻松。梁厚氏这个年轻的改革者之所以充满女性的信念;春桃这个黄毛丫头之所以敢说“我倒要看看,究竟是我红事赢,还是他白事赢”,是因为改革不是哪一个英雄一时的小聪明,而是整个时代的潮流,我们党的伟大召唤。威风一时的反对者,不是很快戴上了丑角的滑稽面具吗?桃花湾娘儿们的命运毕竟一天天好了起来,她们的微笑中尽管挟杂着苦涩,但比往昔那点廉价的“穷快活”,却又高了一个层次。作为桃花湾“娘儿们”光明前程的热情歌者,作家在艰难世事的描绘中,没有忘记将彩霞般的旗帜高扬。他坚信,变革不可逆转,那些善良、勤劳、美丽、聪慧的女性是会有好命运的,随着她们不断将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必将走向春光明媚的未来。这不是传统戏曲“大团圆”模式的套用,而是对历史脉搏的真切感应。桃花湾变革的春天是迷人的,虽然她在复苏万物的同时也使蚊蝇杂草滋生,但人们还是没有理由拒绝她,那毕竟是一个播种新的希望,孕育新的超越的黄金季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