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唐代丝织品精华荟萃工艺卓绝 法门寺地宫犹如地下纺织仓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11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唐代丝织品精华荟萃工艺卓绝
  法门寺地宫犹如地下纺织仓库
本报讯 记者孟西安报道: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中层层叠叠、灿烂夺目的唐代丝织品的大量出土,是这次考古发掘工作又一重大收获。打开这座堪称唐代纺织品精华荟萃的地宫,拂掉千年的积尘,一批质高工精的唐代丝织品,将再次向世界展示诱人魅力,显现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
中国丝绸,曾结成迷人的彩带,连结欧亚大陆,铺就中外交流的丝绸之路。唐代诗人,曾以饱醮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诸如“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看著中元斋日到,自盘金线绣真容”(王建《宫词》)等诗句,赞美了唐代丽人淑女穿绫披纱、织锦绣花的身姿和神采。但是,何为“蹙金绣”、“盘金线”?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它当成诗人浪漫的想象,而憾于不能亲眼目睹。
“在地宫中沉睡千年的大批唐代丝织品重见天日,使我们有了一睹唐代丝绸的机会”。从事古代服饰研究多年,这次又参加地宫丝织品清理、保护和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王?和王亚荣,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这是继甘肃敦煌、新疆吐鲁番等地之后,唐代丝织品数量最多、品级最高的一次发现,着实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据地宫隧道内《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账》石碑记载,地宫内珍藏有唐懿宗、僖宗、惠安皇太后等供养的各类纺织品七百余件,其中包括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绣裙一腰(件)”、百余顶帽子和百余双绣鞋。但是,由于地宫离地表较近、封闭不严,又在阴湿的地宫中存放千年,这类织品除部分保存完好外,不少已破损炭化,形枯容萎;还有一部分尚可抢救,有望再展姿采。帽、鞋尚未觅见,武后绣裙等稀世之宝是否安在,有待进一步清理揭取后才能见分晓。从对已掌握的标本观察后,初步确定这批织物品中有锦、绫、罗、纱、绢、绮、绣等类,加金织物极为丰富。其中唐代织金锦(唐诗中的“蹙金”绣、“盘金线”也属此类)属首次发现。刺绣品加工技术多种多样,有蹙金绣、平绣、贴金绣、绣加绘等。
王?、王亚荣说:这次出土的大量丝织、纺织品,反映了唐代工艺的最高水平,其中织金锦中的捻金丝,平均约零点一毫米,最细处仅有零点零六毫米,每米丝线上绕金箔三千捻回。其加工技术之高超,令今人称绝。这批几乎涉及唐代全部丝织物品精华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史和织造技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而且也可以使人们明白,唐代丝绸为什么能饮誉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