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再现三千年前“中华第一古都”景象 安阳殷墟博物苑破土动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1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再现三千年前“中华第一古都”景象
  安阳殷墟博物苑破土动工
本报讯 在闻名中外的殷商宫殿群遗址——河南省安阳小屯,一个规模庞大的殷墟博物苑工程最近动工。这项工程完成后,将使殷墟免遭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并部分地再现“中华第一古都”的壮观景象。
小屯位于安阳市西北两公里处。公元前约1378年,商王盘庚把国都迁到这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有文字、史迹可考的古都。此后至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共传位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本世纪初以来,考古工作者经多次发掘,已探明王宫基址53座,发现密集的居民点、手工作坊、墓葬遗址和甲骨文档案库,并挖掘出包括司母戊大方鼎在内的1万余件青铜器。殷墟为中外历史、考古学家所重视,“殷商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科学,每年都有大批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但由于历史变迁,这里早夷为田野,人们只能从陈列室的展品中去推想3360多年前的都城景象。
今年4月动工的殷墟博物苑,将弥补参观者的缺憾。这座博物苑占地80亩,东临洹河,另三面将砌筑围墙。目前,加固洹河堤岸的工程已经结束。中国科学院的考古工作者正用科学方法,参考以往历次发掘记录,准确探明各宫殿遗址的墙基走向。在投资200万元的一期工程里,将在原基址仿建两座代表性的宫殿,即“甲13号”和“乙12号”殿,均坐西面东,木结构,茅草顶。还将复原商王武丁的妃嫔妇好的陵墓,即甲骨文中记载的“母辛宗”。这期工程将在今年9月完工,以迎接10月在安阳举行的国际殷商学讨论会。
(王咏赋 刘书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