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艺海犁霜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15
第8版(副刊)
专栏:

  艺海犁霜人
  刘开渠
秋草老友,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和艺术教育家。青壮年时代,他大部分的精力献给了美术教育事业,就象一位辛勤的园丁,将自己的心血用以浇灌了一代代的美术新苗。早在1928年,他于上海创办了“白鹅画会”,继之改为“白鹅绘画研究所”、“白鹅绘画补习学校”,招生授徒,开国内业余美术教育之先声,并为此几乎倾尽了全部家资。他教学认真,诲人不倦,吸引了当时许多美术青年。江丰、沈之瑜、程及、费新我、张雪父等许多活跃在现代艺坛的人物,都曾先后在“白鹅”深造。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客观环境之恶劣,艺术在社会上地位之卑下,给艺术教育带来的困难是难以料及的。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白鹅”和其他学校一样,未能幸免于日军炮火的摧残,秋草亦不得不蛰居于“风之楼”,以画为生。这位百折不挠的艺术家,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抗战胜利后,复办“劲草社”;新中国成立后,又组织过“新国画研究会”、“新中国美术研究所”,为培养美术人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我想,他取字为“犁霜”,恐不限于字面上的意义,也体现了他躬耕于艺海,全身心地献身于艺术事业的坚定的信念吧。
秋草先生如今已是80岁以上的老人了。几十年来,他不仅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民间美术的振兴,国画的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最近在京举办的个人画展,既可以从中看出他早年于西画方面的功底,更可见他多年来在中国画的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的国画,在情思上有许多时代的气息,在形式上又巧妙地融汇了一些西画的手法,读来是令人感到可亲而又饶有兴味的。他尤善于作小写意的花卉、静物画,哪怕是瓶中的一束小花,案头的一篮水果、一两件民间玩具,经他之手,便化作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艺术品。晚年之作,笔墨、色彩更加生动,而且总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令人想到他以“老去愈知学不足,春来弥觉物增妍”自策的那种精神。艺术是艺术家的人格的表现,秋草的画,亦如其人,显示着他在艺术的园地里不畏艰难的毅力,显示着他把艺术奉献给人民的一颗赤诚的心。
我期待着秋草老友这次能亲自来京主持他的画展,但却因病而未能成行,这使我深感遗憾。可慰的是他的画来了,带来了他的一腔情思,带来了令人鼓舞的“犁霜”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