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层层下放权力 合理分配利益 天津中原公司承包经营焕发活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18
第2版(经济)
专栏:

层层下放权力 合理分配利益
  天津中原公司承包经营焕发活力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李元浦、阎晶昌报道:连天津中原公司女售货员刘桂玲自己也没有想到,承包经营责任制竟明显地改变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每天有数百米的确良布经她的手卖出,以致经常使用剪刀裁布的右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辛勤的劳动,使她的收入在全家是最高的;家里人都支持她好好工作,丈夫动手做饭、洗衣,婆婆主动帮助照顾孩子。刘桂玲在同事心目中的地位也变了。这个一向老老实实不被人注意的普通售货员,现在成了全公司闻名的售货能手。她服务热情,能够圆满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在她的柜台前总是挤满顾客,每月售货计划都提前完成,可以拿到七八十元奖金。这种情况,自然在售货员中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说:“承包经营责任制认活不认人,干多多拿,干少少拿。”“老实肯干的沾光,耍滑蹭懒的吃不开了。”
中原公司从1983年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他们首先把所属的商品部按商品大类分别改为8个商场和一个分销部。商场和分销部在银行单独开户,设立帐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公司向商场和分销部下放了进货权、销货权、资金使用权、残损滞背商品处理权、差错事故处理权、在价格政策之内的商品定价权、散仓使用权、奖金分配使用权八项权力。各商场和分销部又把进货、销货、差错事故处理、组内人员调配四个方面的权力下放给组。组又把一些权力下放到个人。在下放权力的基础上,他们以利润为中心规定了各商场和分销部对公司的承包条件。各商场和分销部对各组规定了以利润和销货为主的承包条件。各组再以销货和服务质量为主体规定对个人的承包条件。与此同时,他们在制定对各商场和分销部、对各营业组的奖金分配办法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商品毛利水平的差异。业务成交次数频繁、金额小、售货员劳动强度大、纯利额低的经营部门,职工的利奖率规定得较高;劳动强度较小,纯利额较高的经营部门,职工的利奖率定的就比较低。公司规定,采取利奖率的分配形式后,当月实现利润不足任务指标80%不发奖金;当月实现利润不足任务指标60%除不发奖金外,另从当月工资额中扣减10%。其它指标没有完成也要扣减一定比例的奖金。
由于自主权的层层下放,商品从过去由进货到与顾客见面的35个环节、需时半个月到一个月,减少到17个环节和三到五天。职工有责有权之后,经营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了。1985年9月,自行车销售组首先提出顾客可以试骑3天,不好可以退换。实行后效果很好,销量大增。接着全公司有11000多种商品实行了顾客试用的办法,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好评,销货量比原来增加了不少。过去,全公司每年仅用去的包装纸价值就达5万元,承包后人人精打细算,今年1至4月份就节约4500元的包装纸。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元销售利润增加0.52元,百元销售费用下降0.36元,百元流动资金的利润达到16.46元,增加2.48元。由于承包合同中规定公司以及各商场和分销部、各营业组生意好坏与每个职工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关系,各单位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关心的集体主义新关系。文表商场首饰计算器组采购员吴炳祥外出采购时,不仅积极采购本组所需商品,还主动帮助兄弟组采购、推销商品。今年2月初,公司为了完成销货计划,规定销货量每增加3%,加发1%奖金。结果当月销货额上去了,利润却没有同步增长。3月初,公司改变奖励办法,谁创利多就给谁多发奖金,结果又出现了争着卖利大的商品,利小的商品不愿经营了。许多售货员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主动找到公司经理提建议,终于制订了一个可以保证销货额和利润同步增长的奖励办法,使局面很快改观。5月份比去年同期销货额增长29.2%,利润增长28.28%。
承包4年,这个公司的销货额平均每年递增18%,利润递增13%,居于全国大型百货商场的前列。今年5月,中原公司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成为天津商业系统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单位。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