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血洒汉皋”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1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血洒汉皋”辨
石一言
闲中翻阅报纸,看到一篇书评。其中说,这本书的作者“是血洒汉皋的烈士”。我想,他大约是在汉口或者附近某个地方牺牲的吧。看完全文,才知道不是这样。他是在济南从事革命活动的时候,被韩复榘杀害的。真不知道为什么说他“血洒汉皋”了。开句玩笑,杀害他的军阀韩复榘,在抗日战争初期不战而走,结果被枪毙在武昌,倒真是“血洒汉皋”的。
那么,书评中“血洒汉皋”这几个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想来可能是书评的作者在某篇文章里看到这四个字连用,误以为这是一句拆不开的成语,却不知道“汉皋”是汉口的别称,于是就这么写上了。
有一种作者认为:如果只写自己懂得的东西,只用自己确实懂得的辞汇,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渊博和高深。而对似懂非懂的东西,却总有一些新鲜感。于是,不问是否用得着,便“盲目引进”了。这种时候,往往要闹笑话。把“扬弃”作“抛弃”用,把“范畴”作“范围”用,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常常看到“反思”一词,从上下文看,有时候原来是作“反省”或“回顾”用!
能不能先弄清楚是什么意思再写进自己的文章里去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