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通过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工商关系 重庆推进工商联营发挥整体优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2
第2版(经济)
专栏:

通过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工商关系
重庆推进工商联营发挥整体优势
本报讯 记者江夏报道:重庆市积极推进和完善工商联营,发挥了生产、流通整体优势,促进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1983年以前,重庆市实行了“商业选购,工厂自销”的产品销售体制。它比旧的统购包销体制虽然进了一步,但工商双方矛盾仍很尖锐:工业为了争夺市场,靠压低自销价格争取客户;商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注重为工业服务,甚至互挖墙脚,结果两败俱伤。严峻的现实使工商双方认识到,出路还是实行工商联营。
实行联营并非一帆风顺。重庆市最早出现的工商联营是1981年的搪瓷制品联营,以后又有电风扇、针纺织品、缝纫机等一批产品实行过联营,但因利益分配问题没有解决好,多数告吹。从1983年开始,重庆市工业和商业系统认真总结了前一段联营的经验教训,本着互利、互让的精神,推动工商联营的发展,使之逐步完善。在联营方式上,采取了独立核算,共负盈亏;按需生产,销后分利;投资入股,增产分利;预付货款,代理销售等多种措施,使工商联营的形式日臻完善。除电风扇、搪瓷制品、铝制品等较早的联营体得到了稳步发展外,近两年先后实现了洗衣机、电熨斗、电度表、胶质线、灯泡、灯管的工商联营。今年一季度,又有电视机、鞋类、钟表、保温瓶等产品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工商联营。
工商联营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它不仅变生产、流通部门的局部优势为整体优势,而且大大提高了综合效益。市交电公司与电扇厂联营后,在省内11个地、市交电公司设置了重庆电扇5000小时寿命试验的橱窗,使电扇在省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并远销20多个省市。铝制品实行联营前,工商各有一套库存,各有一大批推销人员,不仅增大了费用开支,而且由于争夺市场,使工商都陷入困境。联营后,改为一套人马,一个账户。一套库存,情况很快有了改变。在联营三年半时间内,双方共创利1100多万元。工商联营的发展,还给地方财税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