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挪威向欧共体靠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3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挪威向欧共体靠拢
姚立
挪威是否加入欧洲共同体,是挪威政坛上的敏感问题。人们还记得,1972年挪威为此举行过公民投票,投票结果是不参加,当时主张加入共同体的工党政府被迫下台。挪威流传着一句话:“挪威的生活很好,不要让布鲁塞尔破坏它”,这很能说明70年代挪威人对共同体的普遍看法。
然而,近一年来,挪威又重新讨论起这个敏感的问题。5月21日,政府向议会提交了一份长达120页的白皮书,主张大力加强挪威与欧共体的关系。企业界态度则更明朗,认为“只有完全加入共同体才能保持挪威工业的发展”。
挪威对欧共体的态度由消极、抵制转向积极是由以下因素促成的:首先是欧共体本身的发展,引起了挪威的兴趣。同1972年挪威举行公民投票时相比,欧共体已经历了三次扩大,发展成为拥有3.2亿人口、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6万亿美元的经济实体和世界最大的贸易和经济集团。特别是去年,欧共体通过了“一体化文件”,确立了在1992年前实现人口、商品、资金和劳务自由流通的内部大市场的目标。这一前景对挪威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从政治上讲,欧共体近年来加强了政治合作,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愈益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安全方面,西欧国家也加强了相互磋商,尽量以“共同立场”周旋于美苏之间。欧共体在世界政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挪威担心继续作欧共体的门外汉,可能使自己处于一种“孤立境地”。
此外,挪威和欧共体经济上的往来不断发展,互相的距离已缩小。随着挪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发展,70年代中期以来,挪威已成为西欧国家的主要能源供应国。去年,挪威同西欧达成“挪威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出口合同”——为西欧几个国家提供价值650亿美元的天然气。加之,挪威70%(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产品都是销往共同体国家。
近两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下跌,挪威开始对本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1985年,挪威的外贸还有250亿克朗的顺差,而去年,则出现了360亿克朗的逆差。挪威工业界认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掩盖了挪威经济的真正问题。工业界人士指出,1974—1984年间,挪威的工业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他们主张尽快加入欧共体,以便和西欧国家一道从事信息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扭转挪威工业停顿不前的局面,跟上当代科技发展的步伐。
现在,挪威国内把同共同体的关系问题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政府在白皮书中强调,欧共体内部大市场的建立不应给挪威的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挪威必须密切注视共同体在这方面的进展,尽可能地参与这一过程,使自己适应欧共体的新发展,避免双方在贸易往来上出现新的障碍。
当然,政府在白皮书中并没有向议会正式提出加入欧共体的问题,因为政界对1972年公民投票的结果记忆犹新,政府比较谨慎,并不急于求成,想让事情顺乎自然地发展。而目前进行的这场讨论,目的在于使人们对欧共体1992年的内部大市场有所了解。但是相比之下,今日的挪威同欧共体距离确是大大缩短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