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书籍美术,不只是嫁衣裳——访书籍美术家张守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3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书籍美术,不只是嫁衣裳
——访书籍美术家张守义
陈原
谁会想到,张守义这位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主任,竟是个面容憔悴、衣冠不整、手不释啤酒瓶子的人?!不过,他饮啤酒,并非嗜酒,而是由于胃功能衰竭,不得不靠啤酒来增加必需的养分。30年来,他就是以这弱不禁风的身躯,完成了4000多部作品的装帧设计,画出了6000多幅插图,还出版了两本《张守义外国文学插图集》……
记者:在美术界,有人把插图、装帧艺术看作是“小玩艺儿”,而在出版界,则有人视其为“佐料”。这恐怕是一种偏狭的观念吧!
张:对!然而这种观念却长期未得到纠正。尽管50年前,鲁迅先生曾积极倡导、支持书籍美术事业,并自己设计了《呐喊》、《坟》、《野草》等书的封面,在他的努力开拓下,出现了如林风眠、陶元庆、钱君匋、司徒乔、陈子佛以及后来的曹辛之等一批书籍美术家。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叶浅予、李桦、蒋兆和、古元、黄永玉、程十发、张光宇、彦涵等名画家从事过文学作品的插图工作,创作了不少佳作。另外,《楚辞集》、《永乐宫壁画》、《五体清文鉴》等,还曾获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金质奖章,《中国货币史》、《儒林外史》等曾获装帧设计和插图银质和铜质奖章。但是,轻视书籍美术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
记者:这种思想可能和认识有关。有人认为,书籍艺术不过是为书籍做件漂亮衣裳,增加些形式的美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张:不少人有这样的看法。其实,书籍美术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将书籍展示的思想和精神用画笔简约地表现出来。精彩的装帧设计和插图能使读者形象地感觉到书的深刻内涵。
记者:您为《悲惨世界》、《忏悔录》、《娜娜》、《母与子》、《总统先生》……所做的装帧设计和插图对读者的阅读思路就大有启发。象《总统先生》的封面设计:画面上的总统背对着读者,身体几乎占据了整个封面,一副不可一世的神态,使危地马拉作家阿里图里亚斯笔下的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让读者首先在精神和气氛上受到感染。
张:书籍美术工作者和作家可以说是在同台献艺,前者尽管是配角,但能为主角的成功起不小的作用。当然,配得不好,也可能破坏作家所追求的审美效果。
记者:从您的作品的画面构成、黑白布局、人物造型,以及笔墨间的金石意趣和特有的稚拙感中,可以看出麦绥莱勒、毕加索、柯勒惠支的影响,也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版画和简笔人物画的风格。可见,一个书籍美术工作者必须具备宽广、深厚的绘画功底才能胜任。
张:这只是一方面。书籍美术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力,还要熟悉和理解书的内容、作者及其时代,并有深切的感受,而这又是以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识为基础。郭振华在为《胡风评论集》设计封面和插页时,阅读了胡风的大量著作和介绍胡风的各种文章,并多次与胡风深谈,最后创作出“风风雨雨”的画面,意蕴深远,体现了胡风坎坷不平的文学道路。陶雪华为但丁的《神曲》做的装帧,巧妙地运用黑白灰点缀明亮的群星,从深黑升入渐淡的苍宇,隐处又藏有一半圆体。强柔相济,远近兼之,神秘深邃。就如她自己所说:“披一身幽幽银辉,在漫漫星夜里去追寻诗圣但丁的足迹,历游地狱、炼狱、天堂。”
记者:看来,书籍美术的艺术地位是相当高的,只是很多人尚未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张:近几年来,书籍美术工作的地位已略有改善。中国美协成立了插图、装帧艺委会,出版工作者协会也设立了书籍装帧研究会,一些美术院校也有计划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然而这些还不够,要想让社会各界给书籍美术事业以足够的重视,恐怕仍需我们付出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附图片)
华君武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