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国务院以煤代油办公室改革管理体制 采用投资合同制加快能源交通建设 新增装机容量566万千瓦原煤生产能力2800万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以煤代油办公室改革管理体制
采用投资合同制加快能源交通建设
新增装机容量566万千瓦原煤生产能力2800万吨
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黄奉初)国务院以煤代油办公室运用经济手段,实行投资合同制,取得了显著的投资效益。
我国从70年代初开始,烧油设备大量增加,1980年达到最高烧油高峰。这一年烧油量高达4000多万吨,约占全国石油消费量的一半。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经济上也造成很大损失。按当时国际市场油价计算,同烧煤比较,等于一年多烧掉50亿美元。1981年,国家决定以煤代油、压缩烧油。到1986年的六年多时间里,累计压缩烧油2480万吨,积累资金122亿元,创汇额近30亿美元。国家规定,以煤代油节省下的资金留给以煤代油办公室用于能源建设。
如何用好这笔资金,搞好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交通及配套工程建设?国务院以煤代油办公室从改革投资管理体制入手,实行投资合同制,既下达计划,又签订合同。在合同中,对压油工程规定了合理工期和投资额,按时完成的给予奖励,提前的给予加倍奖励;拖延的要用自有资金购买高价油补偿,因主观原因超过概算的自己掏腰包。
截至1986年底,国务院以煤代油办公室与部门、地方和企业共签订压油工程214份合同。其中有建设电厂,新增装机容量566万千瓦;建设矿井,新增原煤生产能力2800万吨;建设港口,新增吞吐量2500万吨;改建、扩建林场、钢厂形成木材生产能力70万吨、钢材生产能力20万吨;同时还搞了一些铁路交通配套工程。
实行投资合同制,对避免敞口花钱和治疗“投资饥饿症”大有好处。地方、企业的同志反映:“要用油改煤的钱,必须先算后花,不能先用后算。”以电力系统为例,投资合同制中明确规定压油兴建单机容量为30万千瓦机组的工期为36个月,现在已投产的这类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09万千瓦,工期普遍缩短,最快的27个月就投产了,比过去建设同类电厂的工期大大缩短。从1982至1986年5年,电力部门超额完成了622万吨的压油量的计划,从而获得了1.8亿多元奖励资金。他们用这笔钱,补充了生产发展基金,建设了一批职工福利设施,调动了各级压油的积极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