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在一些地方,非法出版物有人印刷、有人发行,却很少有人真正依法去管。这封来信提出——整顿文化市场 优化社会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4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记者来信

在一些地方,非法出版物有人印刷、有人发行,却很少有人真正依法去管。这封来信提出——
整顿文化市场 优化社会环境
记者最近在湘、鄂、赣、沪等地采访时发现,内容荒诞、格调低下、印制粗劣的各种非法出版物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售书亭和个体流动书摊。有的书摊还配上大幅插图和内容提要做广告,许多广告光怪陆离,不堪入目。
非法出版物泛滥成灾,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人所共知,有关领导部门也一再明令禁止。可是为什么总是禁而不止,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愈演愈烈呢?据了解,其原因在于:有人非法印刷,有人非法出版,有人非法发行,却很少有人真正依法去管管这件事。
第一,印刷行业发展太快,管理失控,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是非法出版物泛滥的重要原因。据江西省有关部门介绍,南昌市的印刷厂已发展到376家(其中多属乡镇企业)。按规定,印刷书刊必须有国家正式出版单位的委印单和准印证。可是,由于印刷厂家太多,货源不足,有的厂家饥不择食,只要给钱,什么都敢印。有的从一次承印几百册,发展到承印几万至几十万册。江西靖安县雷家村办的一个小印刷厂,凭着一台圆盘印机和一台4开的平台印机,就承印名为《女煞星》的武侠小说1.5万册,而这些印刷厂根本无人管理。还有的国营印刷厂任务不足,也干起了非法印刷业务。
第二,非法出版物的发行渠道畅通,是导致非法出版物泛滥的直接原因。有的人为了牟取暴利,无视法律,公然编造各种伪劣作品,搞非法出版。某些国家文化部门和学术团体,缺乏责任感,为了赚钱,竟迎合低级趣味,也滥编滥印,以“合法身份”出版发行格调低下的书刊杂志。非法出版活动存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国各地实际存在着非法出版物的发行网点,有一批持有《全国文学期刊及代销员名录》的“精明能干”的推销员。
第三,出版、工商、税务、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在取缔非法书刊问题上分工不明确,缺乏配合,各行其是,不能形成强有力的拳头,对违法分子打击不力,客观上给非法出版物开了绿灯。江西、上海等地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或“办公室”,在查禁非法出版物方面做了不少实事,但毕竟人力有限,还不能有效地遏制这股恶浪。
有关部门的同志呼吁:出版、工商、税务、公安、司法等部门分工协作,有效地使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打击文化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优化社会环境。
新华社记者 陈云珍 朱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