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在八年与十四年的交叉点上——重访滁县地区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在八年与十四年的交叉点上
——重访滁县地区的思考
吴象
位于皖东江淮之间的滁县地区,作为“大包干”的故乡,曾引起了全国的普遍注意。从凤阳县农民创造“大包干”到现在,又有八年多了。深入改革后,滁县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情景?恐怕是不少人都很关切的吧。
5月上、中旬,我又一次来到滁县地区,由南而北访问了5个县、12个乡镇和一些村庄、农户。熟悉的地方,熟悉的面孔,那冲破“左”的坚冰、挣脱“两个凡是”的枷锁终于真正成为土地主人的喜悦,那从破旧的泥草房里扛出一袋袋余粮向粮站走去自豪的脚步,那阳关道与独木桥激烈争辩中坚定的信念,那连年丰收近于陶醉的满足和对商品经济发展不知所措的迷惘……不同年份的回忆和当前现实的情景一再重迭,新变化、新事物和新矛盾、新困难互相交织,不断地迫使我沉思。我仿佛看到,已经征服了饥饿、为改革带来的欢乐所鼓舞的人们,在党的路线指引下,正迈着艰难而又顽强的步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滁县地区近350万人,辖7个县(市),是个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农业区。但“大包干”前,这里大部分农民却过着“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困苦岁月。特别是北部的定(远)、凤(阳)、嘉(山)是安徽省最穷困的10个县中突出的3个,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四五十元。每到冬春,总有大批农民携儿带女外流逃荒要饭。逃荒逃荒、越逃越荒,恶性循环,每况愈下,不得不另找出路,也许这就是“大包干”在这片土地上先冒出来的原因之一。是否如此暂可不必深究,但无论如何,“大包干”确实成了滁县地区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1984年是滁县地区实行“大包干”的第6年,也是全地区农业的第6个丰收年。粮食总产量达25.1亿公斤,农业总产值达15.5亿元,分别比实行“大包干”前的1978年增长118.3%和118.6%,实现了翻两番。随着农业的连年丰收,向国家交售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农副产品的商品率有了很大提高。国家过去曾确定滁县地区征超购任务为2.6亿公斤,但从没有一年完成过。1979年是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全区粮食的入库量达到3.1亿公斤,超额19.2%完成了任务。以后粮食入库量连年大幅度上升,1984年达11.38亿公斤,相当于“大包干”前全地区粮食的总产量。这一年全区人均向国家交售373公斤,接近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由1978年的11.2%上升到45.4%。7个县(市)都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1984年以前粮食生产的迅猛发展,在全国有普遍性。滁县地区尤其是定、凤、嘉三县把过去一些荒地种上了,面积有所扩大,上升的幅度更大,可说包含一定的恢复性。问题是1985年全国粮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不少产粮区发展的势头受阻,而滁县地区一年粮食总产却比上一年又增长6.9%,达到26.82亿公斤,1986年又比1985年增长4.9%,达到28.16亿公斤。1985和1986年的实增数,远远高于过去六年间平均年增长的0.59亿公斤。今年小麦又丰收在望,预计可增产一成左右。
起初我曾担心,是不是因为集中力量抓粮食生产,影响了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很快我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正是最近两三年,滁县地区的农村商品经济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
滁县地区和许多农业区一样,乡镇企业的基础非常薄弱,1978年总产值只有0.75亿元。“大包干”后开始有所发展,到1983年陆续增加到1.72亿元,5年间平均年增长只0.2亿元。1984年翻了一番多,总产值达4.19亿元;1985年又翻了一番多,达9.23亿元;1986年在连续翻两番的基础上增长54.7%,达到14.2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7%以上。与此相联系,大量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离开耕地进入二、三产业。到1986年底,总数已达32万多人,占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3%,农民人均收入上升到471元。这些,只表明商品经济刚刚起步,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显然差距极大。但在滁县地区本身,却构成了一幅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农村繁荣兴旺、充满活力的图象:粮食生产正在向商品化发展;多种经营正在由自给半自给性的家庭副业变为商品性的庭院经济;乡镇企业“五轮驱动”,横向联系不断有新的突破;在农村传统集市的基础上,兴起了一批辐射面广、凝聚力强的专业市场。当然,大发展中问题与困难必然更多,工作上的缺点、失误也难以避免。地委书记陆子修说:“同1983年相比,我们翻了两番还多。但翻来翻去,还不抵发达地区的一个零头。”这一句话,是对形势清醒的估计,也透露出对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
在凤阳,我们遇到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孟富林。他用八个字概括滁县地区的特点:持续、全面、大步、创新。持续发展了8年,第9年仍然是方兴未艾之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贸、服、建、运全面发展,全区7个县莫不如此,无一例外;发展的步子都相当大。他认为这一切来源于最后两个字:创新。早在农村改革之初,党中央就一再强调,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不断创新;一再强调要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滁县地区的同志一直是这样做的。他们重视倾听实践的呼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总结群众经验,然后勇敢地带领群众开拓前进。这就是全地区得以年年发展、日新月异的诀窍所在。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农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神贯注地抓农业、抓粮食已经不够了,要学会总揽农村经济的全局。仅仅就事论事地总结当地的经验也不够了,要学会用商品经济的新观念去观察问题,总揽两个文明建设的全局。1986年,滁县地区取得了持续八年的大发展,但外部内部的新矛盾、新困难却令人越来越担心发展的势头能持续多久?如何才能登上新的台阶?围绕这个问题,去年9月前后,地区组织大批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举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和范围的农村商品经济研讨会。接着,一方面派出由专员、县委书记、县长等组成的代表团去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参观,一方面从北京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请来李昌等十多位老专家、老同志开展考察咨询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初步制订出到2000年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和“七五”期间的实施方案。12月间,地区负责人带着经过3次讨论、修改的草案到北京,请100多位专家、学者论证、审查。今年以来,又把这一活动扩展到县,一个县一个县地具体落实。这次我们到全椒时,正遇上合肥来的一批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帮助这个县修订战略发展规划。
8年不算短,8年抗日战争构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大包干”8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又将向何处去?从现在到2000年是14年,14年只比8年多6年,并不很长。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宏伟的,问题在于如何更自觉地去实现已确定的目标。在这8年与14年的交叉点上,滁县地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改变了原来传统的经验决策的方式,努力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了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毫无疑问,这对形成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并帮助广大农民从小生产的意识中解脱出来,逐步养成一系列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新观念,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我不知道滁县地区今后14年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是否真会比过去的8年更为矫健,因为它毕竟只是一个地区,外部条件影响太大,制约因素太多,目前就遇到一些靠它本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一个近350万人口的地区毕竟不同于一个县,更不同于一个乡,连续8年一直保持全面发展的势头,近两年改革深入、情况日益复杂,它全面发展的势头仍然不减,到底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提供了一些什么经验?这对今后14年的发展有什么关系?目前遇到什么困难和干扰?有些什么忧愁、苦闷,这对今后14年的发展又有什么关系?难道不应该反复深思、认真研究吗?
在8年与14年的交叉点上,对滁县地区是值得下功夫去解剖一番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