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早期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黄公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5
第5版(理论)
专栏:党史人物

早期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黄公略
黄公略是我党早期为革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之一。他的革命精神、指挥才能和革命品德,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
黄公略是湖南省湘乡县人,生于1898年。18岁入湘军当兵,后逐次擢升至连长。1926年7月,他所在的湘军第二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他随师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初,考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3月,黄公略在黄埔军校高级班毕业后,经党组织同意,应彭德怀邀约,回湖南独立第五师(即原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任职。初任师随营学校大队长(另说任校长或副校长),后调任第三团第三营营长。当时,彭德怀任该师第一团团长。一团已有党的组织,彭已是共产党员。黄公略到职后,即与彭等秘密策划进行革命起义的准备工作。
7月,在党的领导下,发动了有名的“彭、黄兵变”,即平江起义。起义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下辖一、四、七三个团,共2500余人。黄公略任红五军军委委员兼第四团党代表。这次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由于当时全国革命形势正处于低潮,湘鄂赣三省反动军事力量比较强大,起义后,红五军即遭到强敌的围攻堵击。到8月底9月初,起义部队已剩下不到1000人。10月,红五军军委与湘鄂赣边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红五军与工农游击队混编为五个纵队;由彭德怀、滕代远率四、五纵队和军部直属队赴井冈山与红四军取得联系;以黄公略为第二纵队纵队长,并统一指挥一、二、三纵队,在平江、浏阳、铜鼓、修水、武宁、万载一带坚持游击战争,保卫和开辟湘鄂赣边区。
当时,湘鄂赣三省敌人正大举向边区“会剿”,妄图四面包围,一举消灭边区红军。在这种险恶形势下,黄公略紧紧依靠边区的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领导一、二、三纵队,在环境异常艰苦、给养补充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保卫和扩大了边区。面对发展的革命斗争形势,反动派惊惶失措。当时的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黄公略。赏金不断升级,由1万元、5万元增到10万元。何健还曾两次派人到湘乡挖黄公略的祖坟,把黄公略祖父、父亲的尸骨带到长沙,丢进湘江。
1929年8月,彭德怀率领四、五纵队返回边区。这时,边区的赤色武装已根据湘鄂赣边特委4月12日扩大会议的决定统一编为湘鄂赣边境支队,黄公略任支队长。8月底,彭、黄两军在平江黄金洞、桐木桥会合。两军合编后,仍称红五军,下辖五个纵队,全军共3000余人。黄公略任红五军副军长。此后,边区革命形势日益发展。到12月,苏维埃割据地区已扩展到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通城、通山、阳新、大冶等县,正式形成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由赣西南地方武装合编组成红六军。1930年6月,红六军正式命名为红三军,属红一军团建制,受毛泽东、朱德直接指挥。这支部队成立之初,干部异常缺乏,成分复杂,在战斗员中,农民意识、地方观念、游击主义习气浓厚。黄公略被任为军长兼军委书记。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部队进步很快,不到一年,就成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战斗部队。这支队伍成立不久,1930年2月24日,在黄公略的指挥下,配合红四军在吉水的水南、吉安的值夏、赤家山一带全歼敌金汉鼎部精锐唐云山独立旅1600余人,缴枪2000余支。1930年8月,在奇袭文家市的战斗中,红三军担任主攻,猛打猛冲,英勇顽强,再接再厉,终于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一举全歼敌三个团又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次大捷。特别是在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保卫和发展中央苏区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役中,红三军战功卓著。在第一次反“围剿”时,红三军在有名的龙岗战役中担任正面攻击任务,首先发起冲锋,生俘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警卫营全体官兵,为全歼敌十八师活捉张辉瓒立下了功劳。在第二次反“围剿”时,红三军独当一面,在东固中洞南侧山上秘密设伏,居高临下,一举包围敌二十八师师部,捣毁了敌人的指挥机关,为五战五捷首开胜局。在第三次反“围剿”时,红三军和兄弟部队一道,首战莲塘,次战良村,再战黄陂,三战三捷。老营盘一仗,又取得歼敌蒋鼎文第九师一个旅的胜利。
红三军这些战绩的取得与黄公略的卓越指挥是分不开的。黄公略指挥作战的主要特点是:战斗打响前,必周密侦察,从不轻易下决心;战斗打响后,又果断坚决。毛泽东对黄公略十分倚重,1930年7月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就用“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词句,对黄公略及其所率领的部队作了很高的赞誉。
黄公略作风正派,立场坚定,时刻不忘维护党和革命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的安危得失。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开始前,由于李立三冒险主义的影响,江西省行动委员会中有少数人坚持打南昌的错误主张,反对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正确方针。还有的人由于对富田肃反问题有意见,不顾大局,趁机提出错误口号,进行挑拨离间。在这大敌当前、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严重时刻,黄公略与朱德、彭德怀及时联名发表公开信,明确指出:“诱敌深入”的战略,“是整个一方面军总前委的策略,已不是泽东同志个人意见,所谓反对泽东同志的右倾等于无的放矢。”并郑重宣告:“目前决战在即,凡是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同志,应站在共产党总前委领导之下,一致团结,坚决消灭敌人,谁不执行这一任务,谁破坏这一任务,谁就是革命的罪人。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对于同志之去就,只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没有私人拥护与否之别”,维护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总前委的领导和一方面军的团结。
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被粉碎后,蒋介石气急败坏。为了破坏红军内部团结,瓦解红军将领斗志,亲自导演了一场所谓“策反”黄公略的闹剧。他先令何健将黄公略的母亲和妻子押到长沙,然后在报纸上大造所谓“黄公略既将母与妻子送来长沙,足见悔过情殷,投诚心切”的舆论,借以混淆视听,进行要挟。同时,他又委任黄公略的堂叔黄汉湘为宣抚使进驻南昌,并派黄公略的长兄黄梅庄为参议,携带银洋1500元和蒋介石、黄汉湘给黄公略的亲笔信进入苏区,劝诱黄公略“归正”。蒋介石自以为得计。谁知黄梅庄一入苏区,即被我红三军扣押。当方面军总部写信向黄公略征求他对其兄的处理意见时,他不顾母亲、妻子尚在敌手,在复信中斩钉截铁地回答:“一刀两断,义无返顾”,请求将黄梅庄处以死刑,并将其口供印发全军,借以教育部队提高革命警惕。他大义灭亲的坚定立场,不仅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而且给了全军指战员以深刻的教育。
1931年9月,粉碎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后,红三军奉令由西向东转移。9月15日,部队行军至东固附近的六渡坳时,突遇敌机袭击。黄公略不幸身中数弹,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晚七时许牺牲。 (方大铭 谢秉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