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与大兴安岭唱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5
第8版(副刊)
专栏:

与大兴安岭唱答
朔望
丁卯端午日,中华诗词学会在京开成立大会。会间有东北归人风雨载途转来大兴安岭电报一封如次:
“欣闻中华诗人兴会,特电致贺。物质不灭,世界常住,诗亦永恒。无情山火洗劫后的大兴安岭仍是雄峰高耸,劲柏参天,诗意盎然。有大兴安岭在,诗便在,诗人节便在!这里,森林总是诗王国,山门永为诗人开。祝九州诗者尽欢,中华诗业长盛!烈火考验中的大兴安岭人。”
读之情动意发者数日,盖其时正火海三千,齐烟九点,成败难卜,天下悬心。因作词一首为答,遥寄岭上诗友,取调《凄凉犯》:
槐荫巷陌,
端阳夕、都门梦绪离索:
林露未冷,
人间甚处?
极天悲角。
看残灶焦枞如掠。
曾几日、笛度边村,
犹忆辨新箨。
念千里烽火:
炙手扬尘,
湿衫弭爝,
忍伊憔悴。
对彩电、泪铿然落。
难赎今生,
应毋怨仙童尼诺。①
凭诗证、重作凤凰,
游沃若。②
一九八七年六月于北京
①(Nino),西洋神话中小儿名。近年世界气候异变现象称“爱尔尼诺”(“E1 Nino”,常致冷暖失调,天祸频仍),借托于此。②沃若:润泽丰盛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