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钩沉觅宝 党史资料广征集 一批珍贵历史文献近年来被发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6
第4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钩沉觅宝 党史资料广征集
一批珍贵历史文献近年来被发掘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邹爱国)“组织农工商兵一切被压迫的人”,“消灭军阀”,“打倒外国资本势力”——60多年前,著名马克思主义宣传家萧楚女写给友人的一张明信片,日前在江苏省常熟市发现。
这张写满蝇头小字的明信片,是萧楚女1924年末在重庆任《新蜀报》主笔时写给镇江第六中学教员陈景福的。萧楚女在信中鼓励陈景福“看破几十块钱臭东西”,“打破不平”,“寻一较有益于社会的事做”。他还鲜明地提出,要组织民众参加推翻军阀和外国资本的斗争。在萧楚女的引导下,陈景福毅然投身革命,后来英勇牺牲,这张明信片是陈景福烈士之子陈大平在旧书中找到的。它的发现对研究萧楚女的思想和革命活动有重要价值。
据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的同志介绍,近两年来,在中央和各地党史资料征集部门征集到的一批历史文献中,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讲话、手稿、书信、日记等。煤炭部离休干部廉祥云献出了珍藏40多年的毛泽东同志为“抗大”的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用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这个用毛笔书写在32开宣纸上的题词,虽说纸色已经变黄,但字迹刚劲潇洒,是党史部门寻觅多年的真迹。
毛泽东1926年2月28日在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开学典礼上的演说、1926年3月18日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集会上的讲演;周恩来1939年4月在浙西一中的演说;邓子恢1946年关于土改政策问题的信等,都是第一次发现。
四川省阆中县政协副主席李文密先生献出的珍藏多年的叶剑英、刘伯承、张冲三人的12封亲笔信,被党史工作者称为“研究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珍贵历史资料”。李文密先生抗战时期在重庆、武汉、西安等地国民党军事机关任职,曾与周恩来、刘伯承、叶剑英等有联系,对中国共产党有赞助活动。李文密先生献出的信中,有叶剑英的八封、刘伯承的一封、张冲的三封,主要内容是通过李文密先生请国民党有关将领协助购买和运送军事物资。
中央和山西省党史资料征集部门今年2月在山西省左权县发掘到的1000多件革命历史资料,是在左权中学一座即将拆除的危楼里发现的。这批埋在尘土和旧书报堆里的资料,经过数十年风吹、日晒、雨淋,一些已经霉烂、损坏,幸亏一名老干部来这里调查,发现了这里的“秘密”。经有关单位清理,这批资料中的“边区政府报”、“边区通讯”、“毛泽东言论集”、毛泽东“论查田运动”以及刘少奇、叶剑英、彭德怀等的文章100多件,已转送中央档案馆保存。据查,左权中学原来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一所干部学校,建国初期学校转移,资料被搁置在楼上。党史界人士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及时抢救,这批珍贵资料就可能被埋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