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戈尔巴乔夫谈苏联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原则 改革现行机制建立加速经济发展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6
第7版(国际)
专栏:

戈尔巴乔夫谈苏联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原则
改革现行机制建立加速经济发展机制
据新华社莫斯科6月25日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今天开幕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作报告,阐述了苏联当前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强调要实行民主化以保证改革的进行。
这次全会将集中讨论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改革,并将讨论和通过今年年初公布、交付全国讨论的《国营企业法》。戈尔巴乔夫在今天的报告中宣布,苏联将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即1991年,把经济纳入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在本五年计划(1986—1990年)剩下的两三年间应为此从各方面作好准备。
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的改革现在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存在很多尖锐的问题。他说,许多经济部门已开始采用新的经营方法,实行经济核算制、自筹资金和先进的劳动组织形式。这些措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现在,改革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解决具体任务的阶段。
他说,保守主义、惰性、自私自利和官僚主义是改革遇到的障碍。当前阻碍经济发展的是经济机制和管理体制没有效率,在建立完整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主要的工作还在前头。他强调,如何把计划领导同个人和集体利益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最复杂的问题,也是今天苏联碰到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的根源。
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介绍了苏共中央政治局和苏联部长会议草拟的《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下列内容:
——大大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制和自筹资金。
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企业现行机制的主要缺点是“自我发展的内部刺激薄弱”。扩大企业自主权,首先是让企业自己根据社会需要制订生产和产品销售计划。要扩大企业在这方面的权利。企业制订计划的依据,不是指令性的数量指标,而是国家、企业和商业部门的订货。
——根本改造集中的经济领导,中央领导机构集中力量解决战略问题,不干涉企业日常活动。
——根本改革计划工作、价格制度、财政信贷机制,实行生产资料批发贸易,改造科技进步的管理和对外经济联系。
戈尔巴乔夫指出了苏联现行价格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他说,从根本上改革价格形成制度是改革经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重要产品仍将集中规定价格,但应该更多地使用合同价格,以发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他指出,不改革价格制度,就不可能用新方式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不可能过渡到完整的新经济管理体制。因此,要立即着手为改革价格制度进行准备工作。
——改变组织机构。裁减中央各部的工作机构,可能还要将一些部合并。将来也许把现在列入国家计划的3.7万家工厂合并成几千家同一部门的、或跨部门的以及按地区和部门原则建成的大型联合公司,它们将自主进行“科研—投资—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
——从过分集中的、命令式的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管理体制,发展自治,发挥人的积极性。
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建议,在管理体制中要更大胆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使之与国家计划经济的长处相结合。
戈尔巴乔夫强调发展企业横向联系的必要性,说要为此敞开大门,赋予企业在合股的基础上建立合营工厂和联合公司的权利。
他还要求采取生产、财政、价格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商品和物资短缺的现象,保证财政平衡。
在这次报告中,戈尔巴乔夫代表中央政治局就政治局实际工作中的弱点作了自我批评。他还点名批评了一些政府部门及其领导人工作的弱点和失误,其中包括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塔雷津和其他部长。
戈尔巴乔夫建议明年6月28日召开全国党代表会议,讨论苏共27大决议执行情况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