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昔日塞外贫病交迫 如今草原人寿年丰 内蒙古防治地方病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昔日塞外贫病交迫 如今草原人寿年丰
内蒙古防治地方病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近几年防治地方病工作成效显著,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办了实事。
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存在着严重的地方病,地甲病、克山病、氟中毒等疾病不断危害着各族人民的健康。解放以前,全区人均寿命只有35岁,全区婴儿死亡率高达430‰。昔日草原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大海里的珍珠容易找,草原上的娃娃难见到”。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地方病逐步得到控制。但十年动乱使地方病又猖獗起来,尤其是山、老、边、贫地区,“病根”连着“穷根”,地方病成为一些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迎接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日子里,各级政府强化对地方病防治的领导。自治区政府先后两次深入病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区主席布赫和分管的副主席在一年内先后6次深入病区调查研究,看望病人,制定措施。1986年,自治区用于地方病防治的资金达1450多万元,并组织社会、集体、个人共同集资。
为了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自治区、盟市、旗县、乡苏木之间层层签定了合同,落实责任制,把任务、范围、效果等内容都用责任状的形式固定下来,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尽心尽责、各级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全区卫生防疫人员为了把防治地甲病的工作抓实抓好,不畏酷暑严寒,走村串户,普查普治,先后为全区122万患者建立了病历卡,仅1986年就治愈了22万人。近几年来,全区治愈比较严重的地甲病总人数达87.7万人,95.7%的乡、苏木达到基本控制地甲病指标。氟中毒状况得到很大改变,全区重病区防病治病受益人口达到100多万。 (白际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