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事业重如山 名利淡如水——记能源专家、共产党员刘锦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28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事业重如山 名利淡如水
——记能源专家、共产党员刘锦章
新华社记者 吴复民
他,作为一名空调、能源专家,30余年梦魂缭绕的,是以最少的能源获取最大的效益。
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30余年孜孜以求的,是以最少的索取对社会作出最大的奉献。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上海纺织局能源科科长刘锦章走过的,就是这样一条闪光的路。
发自中国的一则报道,引起大洋彼岸的专家的强烈兴趣:“中国上海,在地下含水层大量储藏能源。”“地下储能,中国已有一二十年经验。”为能源危机困扰的西方能源专家议论纷纷,都想探个究竟。
1984年夏,以加拿大公共工程部负责官员爱德华·莫洛夫斯基为团长的专家组,慕名来到上海第三十棉纺织厂、第二丝绸印染厂实地考察。
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是纺织厂维系正常生产的关键。炎炎夏日,源源不断的凉水通过空调室里密如蜘网的喷雾头子喷出,与车间里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把车间的温度降低。这凉水通常用冷冻机制造,得耗费大量能源。
眼前这两个厂的情景,使异国客人惊叹不已。只见水泵从深井里抽出凉水直送空调室。工厂的地下,俨然成为巨型“冷藏库”。
“这是两个特例,还是普遍做法?”客人们决心寻根究底。
负责接待的,是年逾六旬的高级工程师刘锦章。他告诉客人,在上海纺织行业,有400多口利用自然界的温差储藏空调用能源的深井。大部分井“冬灌夏用”,即在冬天往地下灌入1000万吨天然凉水,待夏天抽用800万吨,以降低车间的温度;少部分井“夏灌冬用”,即在夏天往地下灌入400多万吨天然温水,以备冬天抽取来提高车间的温度。
“真了不起!”加拿大客人连声赞叹:“贵国的这项技术无疑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刘锦章谦和地笑了。
50年代初,上级把负责全上海纺织系统空调节能的重担,交给了1945年毕业于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的刘锦章。
搞纺织,驾轻就熟;对空调,所知甚少。白天,他到棉纺织厂蹲点。夜晚,他伏案灯下,突击自学俄语,翻译资料,借鉴国外经验。他们当时已开始抽取地下水制冷,但是只抽不灌。地下水有限,刘锦章和同事们一起,巧妙地改进了冷热空气交换的形式,变沿袭多年的“矩形侧送风”为酷似扇面的“三面条缝送风”,用同样多的能源大大增加了冷量,改善了车间的操作环境。
单纯抽取地下水作为冷源的做法,在60年代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上海地面因抽取地下水过多而沉降了一米。
严峻的课题放在刘锦章面前:上海纺织行业是抽用地下水的特大户,抽水量占全市的80%。“若要地不沉,除非水不用”。有人建议,立即封井停泵,禁用地下水。这就要国家花费巨额投资添置制冷机来制造凉水。但是,刘锦章认定真正的出路只有一条:水要用,地不沉。
大家反复琢磨,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地面沉降的原因是大量抽取了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在于向地下回灌等量甚至过量的水,让水在自然界循环。刘锦章赶紧到上棉七厂、上棉十五厂组织试验。如今,上海市区地面不仅停止了沉降,而且开始向上回升。
80年代,刘锦章开始探索新的“储冷技术”和“用冷艺术”。作为冷源的地下水,它的“质”就是“冷”。越冷,降温越有效。刘锦章总结上棉十一厂等企业的经验,将冬季灌入地下的水先经过耗能很少的冷却塔制冷。这样,下灌水的平均温度降低到10摄氏度至5摄氏度,待到夏季抽取时,水温从原先的十二三度降低到10度,乃至七八度,一吨水能顶一吨半用。
成绩是显赫的:1986年与1980年相比,上海每吨棉纱和每千米棉布的空调用电,分别降低9.5%和29.7%。全市棉纺织行业节约用电1000万度。
1982年,向来寡言少语的刘锦章,一下子在上海纺织局机关出了名。他默默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专业,虽然伟大,却也平凡。他出名,是因为他代表父亲刘志泉和妹妹刘莲华给组织上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把父亲多年积蓄的6.3万元巨款,捐献给国家。信中写道:这笔钱,或者上缴国库搞建设,或者用来办福利,他们全家心满意足矣。
这一惊人之举,不能不引起轰动。人们知道,至今,刘锦章全家还住在上海市区没有煤气、卫生设备的陋室,每天清早还要出去倒马桶……
许多人觉得刘锦章的行为难以理解。可他也不要求人们全都理解。
这几年,许多单位纷至沓来,以优厚的报酬、待遇邀请他去。许多外国同行也提出要同我国开展技术协作,邀请我国专家去讲学。刘锦章却把人们通常认为的一切“好处”都让给他人,只把工作留给自己。他扳着指头算计,向党组织吐露心曲:“上海棉、毛、麻、丝车间的温度是降下来了,但滤尘情况还不理想;印染厂和一些小织布厂的夏天降温、冬天消雾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得十二万分地抓紧时间工作。”
这,就是一个把奉献视为天职的共产党员的情怀。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