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6-30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66周年纪念日,中央决定重新发表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同志的这篇讲话,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着眼,深刻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经验和十年动乱的教训,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实行改革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前夕,重新发表这篇讲话,组织全党同志认真学习,可以说是十三大的重要思想准备。
邓小平同志的这篇讲话以及其后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次讲话(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要通过改革领导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是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我们国家顺应历史潮流前进的。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各种管理体制确有很多弊病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它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文化大革命”是一次严重的教训,暴露了我们领导制度上的严重缺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更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政治体制上的不适应,揭示了改革政治体制的迫切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同样,我们现在遇到的各种阻碍,固然与人们的思想、作风、素质有关,但更重要的仍然是制度问题。与人的因素相比,“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要防止“文革”悲剧重演,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不从领导制度上加以改革,不能不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的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正在研讨的问题,它的内容很广,包括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机构改革、干部制度改革等等;包括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其目的,总的来讲,是要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以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理顺党、政府、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理顺中央、地方、基层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这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全党同志,特别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严格的求实精神关心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增强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活力,很重要的一条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我们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勤勤恳恳工作的,但是也有失职渎职、违法乱纪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工作有成绩的人不一定受到鼓励而失职渎职者也很难受到处罚呢?我们强调思想教育,这当然是对的。思想教育很重要,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非得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不可。不能工作好坏都是铁饭碗,要有一套录用、奖惩、提拔、淘汰、退休、退职的办法,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这样,有了好的制度,可以使人按照制度的要求努力做好工作,工作好了受到鼓励,工作不好要受处罚。
按照这种以实绩原则为标准的制度办事,官僚主义、不正之风不灵了,以权谋私不灵了,论资排辈也不灵了,实现干部“四化”就会减少阻碍,我们的机构应有的活力才能体现出来。
提高办事效率,官僚主义是最大的障碍。我们过去曾多次反对官僚主义,未能根本解决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很重要一条,也在于没有解决制度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不搞无谓的喧嚣争论,没有很多的牵制,议而能决,决而能行,这个长处要坚持下去。但是,我们的行政效率很低,机构臃肿、办事拖拉、人浮于事、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等官僚主义现象是很严重的,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这些弊端都可以追溯到我们的领导制度的某些弊病。在现行政治体制下,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委,权力过分集中于上层,领导机关管得太多、太具体,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基层又没有权力解决问题,负不起责任来,事情就办不好。这就需要从制度上下功夫,立下规章,照章办事,做到权限分明,职责清楚,大小机器正常运转,及时解决问题。
充分调动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的源泉。这要通过下放权力等途径来实现。我们的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个经验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提高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要发展民主,离开了法制是不行的。要通过法制,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走向制度化。在领导层中,我们过去讲民主作风不少,有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等好的传统,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发生,对正常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极大的破坏。因此,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要“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改革现行领导制度中的弊端,是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领导体制解决好了,我们党的整个事业也就有了胜利的重要保证。所以说,领导制度的建设是根本建设。有了好的制度,好的传统才能坚持下来,不好的毛病就能得到遏制。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而制度不好则使得好人也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好的领导制度可以保证不因领导人的更迭和领导人的注意力的转变而发生社会动荡。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一套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优越性的具体制度。这套制度是我们党领导国家的基本手段与基本方法,是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它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正常运行的轨道,为人民民主权利的维护与行使提供法律保障。我们过去没有重视这样重要的、基本的东西,吃了大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也做了许多工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现在是系统地提出与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坚定不移、积极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也是党中央的既定方针。年内召开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重要议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探索性的事业,我们要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凡是阻碍我们发挥活力、提高效率和调动积极性的主要障碍,要抓紧排除;条件已经成熟的问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及时解决;条件还不具备的问题,不要提出过高要求,而应当致力于创造条件,逐渐解决。这样,坚持不懈,积以时日,“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显示出它无比的生命力与优越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