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话说“书城”——访北京图书馆新馆总建筑师扬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3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话说“书城”
——访北京图书馆新馆总建筑师扬芸
李彤
扬芸,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曾参加北京展览馆、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纪念国际会堂等建筑设计,主持了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体育中心和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
记者:北京图书馆新馆竣工在即,您能否从建筑美学、从民族化风格与现代化功能的关系方面,谈谈您的设计意图?
扬:应该首先说明:北京图书馆是一座规模庞大、使用功能极其复杂的建筑群组,是我们国家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对这项工程,上上下下关心者极多,我们的方案是在很多方案的比较、淘汰、综合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因此,很难讲是某个人的设计意图。
记者:那么就请您解释一下现在这样设计的道理吧。
扬:我们进行了一次创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图书馆建筑的尝试。从整个平面布置来说,主要遵循了我国传统的手法:中轴对称,布局严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
记者:有人认为对称式的美已过时,追求非对称才是当代审美意识,对此您怎么看?
扬:问题恐怕不这样简单。在我们的方案获得批准,开始进行扩大初步设计时,正是1978年底,我们有条件对国外先进的图书馆建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也有可能对当代国际上的建筑思潮进行分析思考。这时国际建筑思潮正处在大变动的时代。本世纪20年代西方四位现代建筑大师受立体主义绘画的影响,提倡形体简单、不尚装饰、突出几何块面的所谓“世界建筑”。一时间,从纽约、巴黎到东京、香港都是“方盒子”式的高楼。从50年代到70年代,又出现了所谓“后现代主义”学说,他们反对所谓
“世界建筑”,而主张要继承与发展建筑的历史,要使建筑创作保持地方特色,要更多地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确立设计思想,也间接地回答了那个对称与非对称的问题。
记者:如何继承传统,恐怕还有一个“古为今用”的“化”的问题吧?
扬:当然。在建筑形式的传统继承上,我以为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取其精神,把传统样式进一步抽象化,而不直接用大屋顶,即所谓“神似”。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代代木体育馆,就是“神似”的成功例子。第二条途径是仍然采用大屋顶,如20年代的燕京大学,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等,应谓之“形似”。我个人觉得“神似”是更好的创作途径,但如果在北图这座国家重点工程上作那样的尝试,恐怕不易为人理解和接受。可是作为80年代的设计者,总该比前辈们有所前进吧?况且仿木结构的大屋顶必然极厚重、繁琐,与它下面这座现代建筑群的坚实形体难以协调,再说大屋顶的内部空间也很难利用。我们的眼光越过明清建筑,而从汉魏画像石、石窟浮雕和出土明器中取法,把屋顶设计得线条粗放、简洁有力。现在你能够看到的北图新馆大屋顶,实际上是坡度平缓的四坡顶,屋顶上的脊、吻造型经过了简化。我们对门窗大小比例、细部和色彩也进行了着意处理……
记者:这可以说是一种略有抽象、略加变形的“形似”了,或者叫“似与不似之间”。如果读者登堂入室,又将处于怎样的空间环境中呢?
扬:馆的内部设计不搞繁琐豪华的装修,而着重于改善阅览及工作条件,探讨完整的空间处理。全馆除阅览室外,按照读者的流程和活动情况安排了门厅、出纳厅、休息活动大厅等五个大小不等的活动空间,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空间序列,内部空间变化比较丰富,且有两条通廊连接其间。馆中央有两个室外的中国花园式庭院,室内也有树石水池组成的小庭院,并重点布置陶雕壁画及建筑小品。这样的内外渗透,形成了“馆中有园”。而在选址时已考虑到借用毗邻的紫竹院公园的湖光山色,又可说是“园中有馆”了。
记者:这就象颐和园借景玉泉山塔,又是民族传统手法的恰当运用。
扬:请你一定不要忘记写一写李培林总工程师、翟宗璠副总建筑师,这座建筑是靠他们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苦干4年,才由图纸变为实体的。为了北图新馆,我干了9年,李总他们干了12年,人一生有几个12年呀!大楼立起来了,我静待各方面的批评。特别是由于没有摆脱大屋顶形式,也许难免尚有“新古典主义”之嫌吧?
(附图片)
雷猛速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