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炮声与锤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4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炮声与锤声
徐平
历史往往会出现惊人的相似,有时却也出现辛辣的讽刺。50年前,卢沟桥畔响起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炮声。50年后的今天,恰在纪念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京都龟山公园响起破坏周总理纪念诗碑的锤声。炮声与锤声相去何远,可气吞中国神州大地、仇视中国人民的军国主义思想却一脉相承。毕竟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具有讽刺和象征意味的是,当年日本侵略军在炮声中血洗中国大地,如今,一小撮军国主义亡灵附体之徒,却只能在笃笃的锤声中咬牙切齿地对碑石泼上与血色相仿的红漆了。
惨痛的历史谁愿重提?!但历史的教训又怎能淡忘:伴随卢沟桥畔炮声而来的,是“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叫嚣。那年头,华北大地霎时硝烟弥漫,中国半壁江山继之沦于火海,中国老百姓在血与火中挣扎的惨象,连卢沟桥上485只石狮也要涌出悲愤的泪水啊!“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被屈服,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八年抗战,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终于山河重光,接着又迎来了解放。
经历过侵略铁蹄践踏的中国人民,完全能够理解日本人民在侵略战争中所承受的苦难。“度尽劫波兄弟在”,周恩来总理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年复一年地呕心沥血。“一衣带水”,正是他借以概括中日两国地理上隔水相望、人民友谊源远流长的赞语。是他,把友谊的甘露滋润两国人民伤痕犹新的心田;是他,率先把友谊之手伸给日本人民,同日本各界有识之士推进邦交的恢复。正是为了缅怀周总理为中日友好建树的丰功,表达同中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心愿,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二年,日本人民在曾留下周总理青年时代足迹的岚山,竖起了镌刻着周总理《雨中岚山》名篇的诗碑。这诗碑,使中日两国人民心心相连;这诗碑,成为中日友谊增进的丰碑。
令人遗憾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眼看整整15年,在两国人民携手高唱友好之歌的同时,日本列岛不时响起与此格格不入的叫嚣,一次次令人不安的干扰,一次次的“失礼”继以一次次找“麻烦”,那无端的捣乱,怎能不伤害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在日本列岛的某些角落,军国主义的幽灵看来仍然在游荡,人们要求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呼声,岂是毫无根据的妄 言。
历史毕竟是前进的。中国大地天翻地覆,十亿神州岿然屹立;日本也已远非50年前的日本。中日友好潮流滔滔向前,一小撮仇视中国人民、仇视中日友谊的势力难以再象当年那样蒙蔽日本人民了。他们只能趁月黑风高之夜摸到龟山干那见不得天日的勾当。从50年前卢沟桥畔的炮声到最近龟山之夜破坏周总理诗碑的锤声,既说明了一小撮人野心未死,也说明了他们的景况何等可悲。
日本人民对破坏诗碑的行径发出一片谴责声,他们珍爱诗碑的真挚感情在中国人民心中激起共鸣。唐代大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说过:“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敌视中国和敌视中日友好的势力是茕茕孑立的。听听今天岚山响起的锤声,想想50年前卢沟桥畔的侵略炮声,中国人民决心“兢兢以强”,更快地把社会主义四化搞上去;中日两国人民为实现世代友好,将更加紧密地携手并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