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话说“街道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4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话说“街道风”
李欣
“警惕街道风!”近年来,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这一呼声不绝于耳。
何谓“街道风”?为啥要警惕?
这还得从发生在美国的一起案件说起。
纽约市,正在开庭的一家市法院法庭,庄严肃穆,座无虚席。原告席上,一位风韵翩翩、衣着时髦的小姐慷慨陈词,向法庭控诉本市曼哈顿区一幢玻璃大厦的建筑设计师、房主和经理,以及纽约市政当局,在大厦设计、审查上的失误所造成的“街道风”加于她的飞来横祸。她还当场显示遭“街道风”袭击受伤致残的双臂……
事情发生于1982年1月的一天。热闹繁华的曼哈顿区,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刚刚下班步出高层钢架玻璃大厦的罗丝·斯派尔乌吉尔小姐,突然被身后猛烈冲来的一股风暴卷进附近的水泥花坛中。顷刻间,这场飞来的灾难使她头破血流、双臂残废。
知识渊博的斯派尔乌吉尔小姐并没有将此“不测风云”看作是天命而自认倒霉。她敏锐地判定,这是不讲科学的人造成的“街道风”给自己带来的不幸。于是,她很快就向市法院投书上诉。
消息传出,在当地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一些“科盲”们竟将此事作为“笑柄”相传,并嘲讽斯派尔乌吉尔小姐是“疯子”……
然而,斯派尔乌吉尔小姐无所畏惧,对打赢这场官司充满信心。她的斗争武器是新兴学科——风工程学理论。许多科学家也支持她。
法庭终于开庭审理。口若悬河的斯派尔乌吉尔小姐,用无可辩驳的风工程学的科学数据和事实终获胜诉。那幢玻璃大厦的建筑设计师、房主、经理和市政当局,以及为他们辩护的律师们,在这位“单枪匹马”的小姐面前一败涂地,不得不承担责任。法庭判决责任者给斯派尔乌吉尔小姐赔偿损失费650万美元。
其实,在摩天大厦鳞次栉比、拥挤不堪的西方世界城市中,“街道风”祸时有发生,深受其害的并非斯派尔乌吉尔小姐一人。
那么,“街道风”是怎样发生的呢?它与城市建筑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
人们知道,风源产生于大气的运动。酷热的阳光,是透过地球外面裹着的厚厚的大气层照射到地球表面来的。这种“热透”,造成空气升温膨胀,引起大气层内部气温、气压变化,从而形成气流,使大气处于永不休止的运动中。这种气流运动便是风。气流运动愈烈,风力则愈大。随着大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高层建筑愈来愈多。建筑物等地面障碍可使风速减弱、风向改变,且往往在近地面处产生紊乱交错的“湍流”。在楼房高密林立的大都市,这种湍流又会“扶摇直上”到五六百米之高,尔后又会运动向下。当进入狭窄的空域,就会降至建筑物基础部,沿着建筑物的“空隙”——马路或巷道冲袭;一经拐弯处,会迅速旋转、强劲起来,宛若小龙卷风肆虐横行;在凹角处,则会变成压力极大的地面风暴。这就是“街道风”,行人遇上,难免其害;风力过烈,甚至还会使建筑物受损。
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与邻近建筑物相距不远但直接分离的单幢高楼区域,或与周围建筑物高差极为悬殊的高层建筑区域内,最易产生“街道风”。如今,这一问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街道风”并非“不治之症”,是可以防治的。举例来说,流水在倾斜度大的山坡,往往分解为缓缓而淌的若干细流;而在陡峭悬崖,则会一泻而下为冲击力极大的瀑布。防治“街道风”的科学途径是:城市建筑合理布局,使建筑群体形成高差较小的“梯形”样式。对于实在需要连片的高层建筑,必须避免紧紧相邻,错开相互间的位置。这样,就能大大缓冲空中湍流向街道运动的冲力,即使形成“街道风”,也是微弱的而成不了“气候”。
总之,科学地规划、设计和建造城市高层建筑,避免“街道风”灾,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否则,不合理的高层建筑一旦盲目建造起来,就会“养奸遗患”,成为“街道风”的“孽生地”;再进行改造,势必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