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段玉裁与《说文解字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4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段玉裁与《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是清代研究《说文》贡献最大的四大家之一。段玉裁对《说文》内部组织深入解析,大胆校正《说文》的衍讹,广泛引证古代典籍用字的异同,精确阐明《说文》各字本义的构成及其引申义,是一部文字、音韵、训诂的集大成之作,对我国语言文字学是一个重大贡献。他治文字学的独到方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
一、深钻材料、重视实践、厚积薄发。段玉裁注《说文》广泛引证,博览群书。他注《说文》共引书二百多种,为证明一个字的义训,有时引证十多种材料,如对“窕”字的注文用了531字的篇幅,其中引证材料有15种之多,可谓广证博引。《金坛县志·儒林传·苏州府志》记载:段玉裁26岁时偶得顾氏《音学五书》,“读之,惊其考据之博衍,始有意于音韵之学。”到42岁开始著述时,已可以“采得百花”,而且“触处逢源”“处处如有神助”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段注》是他60岁时在写作了18年的540卷《说文解字读》的基础上概括而成的。足见其用功之多,采集之广了。
二、善于分析、敢于独断、勇于存疑。《说文》由于历代传抄,已失去了它的原貌。段玉裁以“定其是非”为己任,对这部书进行了大规模的校订。他改篆九十字,增篆二十四字,删篆二十一字,至于说解语的改动就更多了。他在《与诸同志论校书之难》一文中说:“校书之难、非照本字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他在“定其是非”中坚持“不主于墨守,而主于兼综,不主于兼综,而主于独断。其于经字当定者,必相其文意之离合,审其音韵之远近,以定众说之是非,而以己说为之补正”(《经义杂记序》)。由于他有敢于突破前人窠臼的勇气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段注》的校勘注释大多很精当。在遇到力所不能及的疑难问题或文献无征之处,他又很谨慎,常注明“未闻”,“未详”。如在“笑”的注文中说:
“或问从犬可得其说乎?曰:‘从竹之义且不敢妄言,况从犬乎?’闻疑,载疑可也。”这种治学中“不妄”的慎重态度,也是这位“大家”所具有的可贵之处。
(摘自6月20日《新疆日报》 胡景聪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