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大庆的好传统与新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5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庆的好传统与新发展
本报记者 李克夫
春风吹送着我们来到大庆。
眼见的一切都昭示着一座崭新的石油城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还能看到经历20多年风雨销蚀的“干打垒”,但它的前后左右,一片片白色的、红色的、米色的、豆绿色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壮观的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游泳馆、体育场……就是在大城市也难得见到;通向油田的路还有不少是坑坑洼洼的,坐在车子里就象荡舟一样上下颠簸,但市区里柏油路、水泥路笔直宽阔,一座座转盘、立交桥又平添了现代化城市交通的气势;86万人的穿着打扮也讲究多了——北国多有的蓝黑色调中糅进了斑斓色彩……
在大庆,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们生活上的变化,也看到了生产经营上的变化。上上下下都在思改革、搞改革。6年间他们从落实经济责任制,到推行百元产值含量包干,再到承包经营制,唱了“三步曲”,形成了“综合配套‘抬轿子’,请‘老包’进油田”的格局,整个油田生机勃勃。
大庆确实在变。但是我们发现,大庆在千变万变中却有一个不变——大庆的好传统不变。正是这种好传统加上改革精神带出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大庆,我们看到大庆人把血汗凝结的“传统”铭刻在心,他们过去曾经发扬的发愤图强、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讲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的献身精神,在今天仍然是鼓舞大庆人前进的巨大动力。
应当说,大庆人靠自己的艰苦努力,改善了部分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他们在生产上的难度日益加大了:自1975年原油产量上到5000万吨以后,大庆稳产了10年,中央要求大庆从1985年始,再稳产10年。要爬这个陡坡谈何容易。油田开发了27年,已进入了含水量高达75%以上的高含水中期,要克服产油量自然递减10%,必须相应地大量增加人力、物力、资金上的投入。在向老油田深层、浅薄层开掘的同时,还要拉出人马向外围找油。实际上大庆人面临的仍然是重重困难。
但是,祖国需要油,各地都在叫油,大庆人说,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急成一团火,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得想法多出油。去年开春,庆建公司接到朝阳沟油田的建设任务,职工明知这里地势低洼,住的连“干打垒”都来不及,只能住在老乡家;吃的后勤难以供得上,只好在当地买些玉米面就咸菜,但大家还是争先恐后地报名。3月里的大东北,白天开化晚上冻,为了加快进度,工人们就半夜爬起来趁冻施工。寒风呼啸,砭人肌骨。没有电,工人们打手电,电池用光了,就糊灯笼照明……终于按期按质按量拿下了任务。
采油九厂三队在接到调往龙虎泡试验区的任务后,第二天就奔赴到一线。这儿是一片沙坡几栋板房,屋里硬板通铺,喝的水都发黄,一出门,风刮黄沙满天飞,迷得人眼都睁不开。在井上作业,稀油喷在身上,把内衣都渗透了,没有地方洗澡,大家只好躺在沙土上来回滚,用沙面擦,浑身擦得通红……
一○二队80%是青年工人。他们在试验区的艰苦环境中常年工作。有一天下大雨,油井被水包围,拖车靠不上去,放喷管必须用人抬。为了及早完成调试任务,队长一声令下,十几名工人冒雨趟水把油管拉到井场。由于这口井井位太高,管线装不上。有两位工人就站在水里,用双手把管线托起,举过头顶,一直保持着管线平衡,油就是这样从井里放喷出来。许多大庆的“老会战”看到后继有人,都感到十分欣慰。
大庆自创业以来,就瞄准了世界油田开发先进水平,而今大庆人更自觉地把“老传统”引向科技攻关上来,使油田科学开发的水平有了新的飞跃。
“大庆油田采用限流法压裂新工艺”打开了开发薄油层、低渗透油层、对多个小油层同时压裂的大门,是石油开采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科研成果。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项目的攻关者不是有名望的专家,而是采油工艺研究所的潘时景等三名“小字辈”。潘时景只有初中文化,三年前在接受这个项目时,正值过春节,他不分昼夜地查阅资料,又花了一个月时间到研究院、井下、采油一厂搞地质和工艺调查,一双眼睛总是熬得红红的,气管炎也犯了。他坚持边服药边工作,半年里,他查阅十多万字的外文资料,翻译了3万多字技术文献,行程几千里,设计出了方案。在投入试验中,由于必须在高压、大排量的条件下进行,小潘总是让其他同志到安全地方,自己靠前亲手干,经过多次失败,他终于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顽强的拚搏精神,取得了一次同时压开8个小层的理想结果。
在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工程技术人员对我们说,60年代我们是注重实践闯新路,开发大庆;80年代我们是依靠科技攀高峰,发展大庆。向科技进军,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先进的工艺流程等等同样是很困难的,同样需要艰苦奋斗。过去要加班加点,现在仍要。我们那天采访完已经夜里10点多钟了,对面的设计大楼、试验大楼仍是灯火通明。全油田1.7万多名科技人员,先后取得4万多项科技成果,获奖624项,70项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注水开发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仅此一项的直接经济效益就有13亿多元。
知识分子是这样,工人也不例外。油田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这些年又引进了不少国外一流的设备,要驾驭这些,没有“三老四严”的精神不行。有位工人说,让我啃下ABC,难度不亚于打出一口井。但是8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知道知识的宝贵,科技的重要,肯在科技上花费心血。油建公司二大队有位姑娘叫于晓红,当电焊工4个月就通过了四级电焊工技术测试,8个月就获得中国焊接协会签发的标准焊工操作证书,成了一名高级电焊工。1985年3月,她参加了联邦德国专家主持的高级焊工培训班,她白天听课,早晚自学,节假日也不休息。在两个月时间里,她学完在国外需要一年才能学完的课程。毕业考核中,她第一个顺利通过全部13项测试。在中日合作的10万立特大型储罐工程中,一次,自动焊机由于故障造成焊道夹渣,需要人工重新补焊。由于技术难度大,日本专家要求派一名过硬的电焊工,他们不约而同地从40名焊工卡片中选择了代号为○二九的于晓红。补焊时,三名日本专家提前来到现场。于晓红认真进行焊接的准备,检查焊条烘烤的温度,认真清理焊缝,一边用喷灯预热,一边凭肉眼观察,判断最佳预热温度。焊接开始,她用嘴叼着焊帽,一只手施焊,一只手握着烘烤得滚烫的备用焊条,每焊完一根焊条,她在不摘帽的情况下,凭感觉仅用0.02秒换上焊条。于晓红用平时练就的过硬技术,全部补焊完,经X光拍片检查无任何缺陷,日本专家情不自禁地称赞说,这是中国的“○二九号精神”。
在大庆,我们确实感到这里的改革气氛浓,步子迈得大。改革对每一个职工来说,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譬如实行承包经营制,不仅包产值,还要包利润,包质量,严细成风的大庆工人坚持改革,把好传统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发扬光大。去年全油田产油5550万吨,创历史纪录;今年头四个月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000多吨,而且钻井、物探、产能建设、建安工作量、工程质量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好于去年。更可贵的是大庆人继续发扬胸怀全局的献身精神,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奖金含量包干以后,他们把超产提留的85%以上,用来发展生产。国家资金紧张,每年只给大庆500万元勘探费,他们不计较,而是想方设法多增产,每年从包干超产中拿出3.2亿元搞勘探。外围开发需六至八亿元,国家没有分文投资,他们又是从提留中解决了资金困难。从实行改革后的1981年算起,他们已经从超产得益中拿出106亿元,维系了大庆的稳产高产,也为保证全国四化建设顺利进展立下了功勋。
在大庆,职工也向我们诉说了他们内心的苦衷:过去在长期“左”的思想影响下,曾一度把大庆的一切都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联系起来,在宣传推广中搞了一些绝对化、模式化,因而至今仍有一些人对大庆精神、大庆传统还存在某些误解。但是大庆人并未因此而沮丧,而是以自己的实践,以自己对国家越来越大的贡献,加深人们对大庆的了解,对大庆人的认识,变误解为理解。
大庆的优良传统是可贵的,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是民族振兴的希望之所在。这就是我们经过采访所得到的最深的感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