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1阅读
  • 0回复

承包经营的新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6
第2版(经济)
专栏:

承包经营的新探索
本报评论员
这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大多数企业如鱼得水,生机勃发。但也有少数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改变长期亏损局面,有的甚至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如何使这样的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走向复苏?这是搞活企业、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可喜的是,各地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已经探索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重庆洗衣机二厂集体承包拯救洗衣机一厂一年见效,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大鱼带小鱼”,先进企业承包落后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又一种形式,是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实践中的一个创造。它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和长处:
第一,能充分利用先进企业、大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诸方面的优势,来改变危困企业的面貌,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般来说,先进企业、大企业人才济济,管理有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有条件、有能力帮助危困企业舒筋活血,培补元气,起死回生。例如,针对落后企业领导力量薄弱这个通病,承包企业愿意派出知识结构完整、人才组合合理、互相配合默契的干部队伍,这就为全面加强危困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企业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第二,能解决个人承包或合伙承包中难以解决的“负盈不负亏”问题。近年来一些小型企业实行个人或合伙的承包经营,绝大多数很快告别亏损,走向兴旺。但这种形式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承包者盈了敢拿走,亏了赔不起,即只能负盈,难以负亏。而企业出面承包,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承包者具有法人地位,家大业大,实力雄厚,因而即使经营发生亏损,承包的企业也能按照合同规定,担起自己应负的那部分经济责任。这样,被承包企业的资产不会受到损害,国家财政还能“旱涝保收”。
第三,能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短期化行为,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兼顾。不必讳言,在有些由个人或合伙承包的小企业里,出现过只顾眼前得利、不顾长远后劲的拚设备、吃老本、赚了钱分光分净的现象。如果由先进企业承包后进企业,这种现象就不容易产生。因为,派到危困企业去的承包小组或承包责任人,是承包企业派出的代表,他们不仅要接受原单位的领导和监督,而且其所作所为还要对原单位的名声、信誉、形象负责;再加上承包经营的盈利分成主要是归企业而不是归承包责任人所有(奖励另有规定),所以有把握避免“掠夺性经营”的发生。
第四,对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加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许多情况说明,危困企业之所以落后,往往是在改革中落了伍;先进企业之所以先进,恰恰在于在改革中领了先。先进企业承包后进企业,必然是前者将企业改革的全部内容如厂长负责制,行使自主权,精简机构,层层承包,在内部分配上打破“大锅饭”等等,向后者宣传、引导、示范。这种新的经营机制“软件”的输入,对拯救危困企业意义尤其深远。
企业承包企业,既可以是先进企业承包后进企业,大企业承包小企业,也可以是盈利企业承包亏损企业,高利润企业承包微利润企业,技术实力强的企业承包技术实力弱的企业,产品畅销的企业承包产品滞销的企业……但是,不管属于哪种情况,都应注意遵从以下条件:一是承包者与被承包者要自觉自愿,不能强行“撮合”,搞“拉郎配”,搞“一平二调”;二是承包者与被承包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按商品生产、等价交换的原则处理,绝不能在“发扬风格”、“团结友爱”的口号下,重新吃“大锅饭”;三是承包企业派出的承包责任人的利益,必须与被承包企业的经营好坏紧密挂钩,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利同享,风险共担”。
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企业承包企业”办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是勿需多说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