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庭院新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6
第2版(经济)
专栏:

庭院新曲
本报记者 颜世贵
这是淮北地区的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前后两排平房,灰砖红瓦,掩映在翠绿色的葡萄丛中。
进到院来,除了一条行人小径,空中地上,全被葡萄笼罩了。粗壮的葡萄藤,沿着棚架往上爬,枝叉交错,织成了网。葡萄架下,是一畦畦苗圃。苗圃之间,还挖有养鳖池。从旁流过的一条小河河面也被架上了葡萄,远远看去,就象盖上了一顶绿色的帐篷……
主人王继曙领着我房前屋后看了个遍。我问他经济效益如何。他笑笑说:“去年培育葡萄苗10万棵,收葡萄7千公斤,养鳖2千只,加上花卉、盆景,总收入5.9万元”。
50出头的王继曙,中等个子,一张古铜色的脸,身着老式蓝布衫,话不多,给人以勤劳而忠厚之感。他告诉我,他所在的城头镇大河东村系丘陵地区,在江苏赣榆县属穷山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日子好过了,但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他琢磨,要是能把全村的庭院宅基、渠岸河堤这些消费土地变为生产土地,将会创造一笔惊人的财富!
他本是个有文化的人。1952年师范毕业,教了几年小学,困难时期回村当了农民,而后带着妻子闯“关东”,下煤矿,又学了中医,到头来还是一个穷汉。现在有了好政策,他想为大伙儿闯出一条路来。
1980年,他买回5头母水貂,经过精心喂养,1981年产小貂32头,年底卖貂皮收入了4500元。第一着,旗开得胜,使他尝到了甜头。1982年春,他将陈旧的草屋拆掉,盖了6间新瓦房,围起了320平方米的庭院,引进了月季、桂花、桔树、塔松等花卉苗木30多个品种进行繁育。当年秋天,他从一份科技杂志上,看到介绍山东一位农民在自己的庭院种葡萄致富的消息,又千方百计买到90棵良种“巨峰”葡萄苗栽到院内,这样,发展葡萄则成了他的主攻方向。1983年,葡萄全部上架结果,长势喜人。年底,几项收入合在一起,突破了万元。
寂静的山村,一下轰动起来,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鼓励他,帮助他,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让“庭院经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1985年,王继曙将其承包的责任田转让给种田能手,又将其屋后的500平方米的荒闲地开发出来,栽上了葡萄,路旁畦边间作了花卉,还挖了一个水池养鳖。这年,总收入达5万元。费孝通教授走进他的小院,饶有兴致,称之为“立体经营”。
王继曙富裕了,出席了全国农村致富能手经验交流会,但未忘记众乡亲。几年来,王继曙无偿扶持本村300多户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成了葡萄专业村,并为全国18个省市1000多户提供了良种葡萄苗和栽培技术。1985年,大河东村仅葡萄一项收入45万元,人均增加220元。他重点扶持的5个贫困户都脱了贫。他还编写了《葡萄栽培与管理》的小册子,印了1500本,免费赠送给省内外登门学习的人。自然,王继曙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1985年,被评为省劳模;1986年,被接受入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