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卢沟枪声五十年——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忆抗日爱国将领何基沣将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6
第5版(纪念专刊)
专栏:

卢沟枪声五十年
——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忆抗日爱国将领何基沣将军
全国政协委员 宋晓菡
五十年前在卢沟桥畔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它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高潮。我的丈夫何基沣是指挥卢沟桥守军坚决抗日的爱国将领,虽然“七七”事变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何基沣同志离开我们也有七年了,但他那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忠勇机智的斗争胆略,以及他从一个爱国军人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思想觉悟,至今仍给我巨大鼓舞,成为我愿以余生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的强大动力。
何基沣同志1898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藁城县,青年时期投笔从戎,先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北平陆军大学,后投身于当时由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活。他参加过首都革命和五原誓师,由于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很快被提升为军官。西北军失败后,他在由西北军缩编的陆军第29军37师109旅任副旅长(正旅长是“七七”事变初抗日牺牲的赵登禹将军)。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我国东三省。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寇继续吞食我大好河山,1932年1月1日锦州失守,1933年1月3日山海关陷落,3月3日热河又告易帜。日军继续南下,华北危急,平津震动!
当时任第三军团总指挥的宋哲元将军,奉命指挥第29军三个师兵力防守长城一线,抗击入侵日寇,即令战斗力最强的赵登禹、何基沣的109旅以急行军日夜兼程140里,开赴喜峰口抗日最前线,并令赵登禹任前线总指挥。临战前,军部参军基沣向所部士兵慷慨陈词:“国家多难!民族多难!吾辈受人民养育深恩之军人,当以死报国,笑卧沙场,何惧马革裹尸还?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基沣身先士卒,率领大刀队直扑已占领喜峰口有利地形的日军,经过十余次血战,砍死日寇700多名。他在战斗中看到敌人炮火十分猛烈,我方武器配备拙劣,如此拚杀下去,对我方不利。就和赵登禹一起研究出一套近战、夜战、以我之长攻敌之短的作战方案,经宋哲元批准后,开始深夜偷袭,兵分两路包抄了日军炮兵宿营地。此时,那些因数年来侵略中国畅通无阻而丧失了警惕的日军官兵,正在高卧酣睡,当他们听到响动、尚未弄清怎么回事时,早一个个身首异处,成为我军刀下之鬼。
在搜查敌尸和战利品时,副营长过家芳从一敌大佐的图囊中,发现一张日军在长城的兵力配备详图,上面标着日军的进军路线和进攻时间等,立即将此图送到基沣手中。基沣审图后获悉两天内日军将进攻我防守薄弱的罗文峪,如果罗文峪防线被敌方突破,势将危及北平,他当机立断,星夜将敌图送交总指挥部,宋哲元火速派遣暂编第二师开赴罗文峪严阵以待,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
喜峰口大捷,日方伤亡达3000人左右,大佐以下少佐以上死53人,其中十之八九是被我军用大刀砍死的,所获战利品不计其数。29军以大刀片与武器精良之敌肉搏,“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口号响彻云霄,这是自“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抗日战争的首次胜利。它震惊中外,鼓舞了全国军队的士气,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喜峰口战役之后,因战功卓著,前线总指挥官赵登禹被提升为132师师长,军部参军基沣则晋升为110旅旅长,这一支有过抗日实战经验的劲旅,从此更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1935年9月下旬,第29军37师奉命由张家口调防北平,基沣率110旅负责防守宛平县城、丰台镇和丰台车站,及平汉线通道,卢沟桥一带。这片地方既是南北交通要道,又系北平的门户。日军侵占我东三省后,又对华北虎视眈眈,平津地区在喜峰口战役之前早已列入他们的侵略计划,“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等卖国条约更助长了日寇的气焰,为此基沣奉命防守的区域必然成为多事地带。日军为实现其进一步侵略之企图,在丰台车站东侧与我军相距400米处,派驻一个混成营,经常三五成群手持利刃对我值班站岗的士兵挑衅,并以军马丢失为借口冲入我驻军营房“寻马”,基沣得知立即传令构筑据点工事,严加戒备,对居心叵测之敌形成包围之势,日军见形势不利,被迫退回原防。
1936年6月6日,日方为软化29军骨干,以达到不战而吞并我华北的目的,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一次中日军官的“联欢”大会。29军在平的团以上军官大都应邀出席,日本方面的华北驻屯军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顾问松岛、樱井和日军驻平连以上军官也参加了联欢。我方军官对此十分警惕,称此会为“新鸿门宴”。宴会开始不久,一些日本军官假借酒醉,忽而打拳,忽而舞刀,大摆其武士道威风,我军官个个义愤填膺,想和日方一拚。38师114旅旅长董升堂首先跳到席间,耍了一套八卦拳,跟着独立第26旅旅长李致远也打了一套国术,基沣此时再也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热爱祖国和中华民族之情油然而生,跳上桌子唱了一支《黄族歌》:“黄族应享黄族权,亚人应种亚洲田……”以示应战。
1937年7月初,卢沟桥的形势日趋紧张,日军占领丰台后,不分昼夜地在卢沟桥一带进行所谓“演习”。由于卢沟桥是北平的咽喉要冲,一旦失守,北平就会变为一座死城,于是我守军也以实弹演习相对抗。7月6日日军又以卢沟桥为假想敌进行军事演习,身负防守重任的110旅旅长何基沣于是下达命令:“如日军挑衅,一定要坚决回击!”7月7日日军包围宛平城,次晨又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射击,基沣怒不可遏,亲临前沿阵地指挥还击,打响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第一枪,并发出了与卢沟桥共存亡的指令。由于我军官兵奋勇杀敌,击毙了日军指挥官松游少将,不仅保住了宛平城,还夺回了已被日军攻占的龙王庙等地。当日军诡称和谈以待援军时,基沣毅然受命与日军谈判,他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日方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宛平县城的蛮横无理要求,愤怒地指出: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让人践踏!日方代表恼羞成怒,拔刀直逼基沣,基沣毫无惧色地掏出手枪对峙,直至敌酋无力地放下手中的尖刀,他才昂然率随从离去。
从“七七”事变发生起,每天都有大批日本兵自东北源源开入关内,日本飞机多架在北平上空及平汉路沿线盘旋侦察。当日本援军大至后,于21日炮击我宛平县城及长辛店一带驻军,25日又袭击我廊坊驻军,26日晨敌机十余架轮番疯狂轰炸我廊坊守军,27日又向我南苑、北苑兵营进攻,同时向宋哲元提出最后通牒,限我29军37师于28日正午以前完全撤出北平地区。这是强迫我中国军队撤离中国领土,是日本企图吞并我华北、进而吞并全中国狼子野心的彻底暴露,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爱国者所绝对不能容忍的,为此宋哲元发出了自卫守土通电,中日全面战争正式爆发。
由于寡不敌众,致使29军伤亡极大,被迫撤离北平。基沣率部边打边撤,阻滞了日军挺进。此时他已升任179师师长,在保卫大名血战中,基沣率部抵抗日军三天两夜的围攻,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大名失守。基沣悲愤已极,既恨自己报国无门,仰天长叹,留下了“不能打回北平过元旦,无颜以对燕赵父老”的遗言而自戕(未遂),这是一个爱国军人对不抵抗主义最强烈的抗议,也是他思想转变的里程碑。基沣在离军养病期间,得以认真思考探索救国之路,他风尘仆仆探访桂军、川军,结果都没有找到出路。正在他迷惘之际,遇到了西北军冯治安部的共产党地下党员李萨南,使他了解了八路军和解放区的真实情况。李萨南介绍他看了斯诺的《西行漫记》,何基沣产生了到“共区”亲自去看看的念头。他在武汉经过故友的介绍,会见了西北军的老人、共产党员赖亚力,通过赖亚力,终于于1938年在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周恩来同志,经恩来同志介绍他又奔赴延安会晤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的领导人,经多次交谈,深受教育,使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发下誓言:“没有共产党中国就没有希望,自愿成为共产党的一个新战士”,1939年1月,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基沣入党后,仍回到国民党第77军任副军长,他在党的领导下,将这支旧军队引导到抗日救国进步的道路上来,1939年夏,基沣把一批党员和进步分子组成搜索队,以培养游击队的骨干开展对日游击战争,这支搜索队曾沿途护送过中共七大的代表,并和新四军通力合作,支援新四军枪支弹药和经费,对党所领导的抗日战争给以极大的支持。在八年抗战期间,基沣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一次次粉碎了蒋介石制造分裂的反共高潮,坚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最后与张克侠将军率领77军和59军于1948年11月8日起义,并率部抢渡长江天险,直取南京,为解放全中国立了新功。
解放后,基沣真正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他全部的精力,1980年1月20日基沣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在病重临危之际仍念念不忘远在台湾的亲朋故旧,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祖国,实现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统一大业。遵照遗嘱将基沣的骨灰一半洒在卢沟桥畔,一半洒在当年的淮海战场上。
50年后的卢沟桥更加雄伟壮丽,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性格。当年在这里英勇战斗过的民族卫士和为之流血牺牲的英雄儿女们,看到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益繁荣富强,怎能不感到欢欣鼓舞?烈士们的英灵也一定会含笑九泉。 (附图片)
何基沣将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