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一场特殊的战斗——记坚持抗日斗争的上海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6
第5版(纪念专刊)
专栏:

一场特殊的战斗
——记坚持抗日斗争的上海学生
史学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以后,又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经过三个月的抗战,国民党军队全线撤退,上海沦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为日军包围下的“孤岛”。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租界,整个上海沦为敌占区。
上海是旧中国资本最集中、产业最发达的地方,是全国的经济和文化、教育的中心。日军攻占了上海,千方百计掠夺上海的经济和资源,奴役上海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妄图建立巩固的统治。
当时,上海有300多所大中学校,学生达8万人以上。日军和汪伪残酷镇压抗日救亡活动,逮捕和杀害抗日人士,收买少数学生败类,在学生中推行奴化教育,妄图控制和奴化上海学生。
但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海学生是坚毅不屈的。在左翼文化运动熏陶和一二·九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上海的进步青年,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和租界当局的控制下,点燃起熊熊不灭的地下烈火。在党的“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指引下,他们同成千上万的学生交朋友,团结和教育群众,争取学校当局和广大教师的同情和支持,建立了抗日爱国统一战线,发扬坚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机智灵活的斗争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同日伪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配合全民抗战,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上海的青年,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和在一二·九运动的感召下觉醒并行动起来的。1935年12月23日,爆发了不少学校数千名学生参加的赴京请愿运动。一批又一批学生走上街头,或结队下乡,或在繁华市区的马路上,在京沪铁路沿线的城镇,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宣传抗日救国,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国民党反动政府颁布《紧急治安法令》,3月25日反动军警包围复旦大学,逮捕学生并诬告学生开枪打死了军警。在救国会领袖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破坏学运的阴谋。上海学生还积极参加妇女界组织的“三八”纪念会,参加各界群众组织纪念“五卅”的示威游行。成百成千的学生纷纷投入鲁迅出殡行列,声援救国会“七君子”出狱的救国活动。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国民党的严重破坏,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一部分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自觉坚持斗争,团结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上海学生运动的开拓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八·一三的炮声,震撼了上海广大青年学生。上海学生以激昂的爱国热情,踊跃支援前方杀敌将士。他们纷纷组织劝募队、宣传队、慰劳队、救护队,开展了“十万双手套运动”,到我军的前沿阵地和后方医院,救护伤员,鼓舞士气;有的奔向革命圣地延安,有的到江西等后方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有的到大江南北组织游击队或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当时,大批难民涌入租界,各校学生又积极参加了难民收容工作,广泛发动募捐和宣传,厉行“节约救难”,开展了“寒衣运动”等等。
抗战爆发前夕,党中央派刘晓同志来上海负责重建党的组织。不久以后,周恩来同志又亲临上海,指示上海的职工、学生、妇女等运动,都要围绕坚持抗战这个总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要注意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积蓄革命力量。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同志关于抗战是长期的,必须作艰苦斗争并保存力量的指示,1937年10月,成立中共江苏省委,在学生系统成立了学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学委),统一领导上海大中学校的建党和学生运动。

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队弃守上海,日军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市郊地区,上海经历了长达4年的“孤岛”时期。
在江苏省委的领导下,学委紧紧抓住学生中空前高涨的抗日热情,利用“孤岛”的特殊条件,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上层工作和基层工作灵活而又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公开合法的形式组织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而又谨慎地发展党的力量,建立学生界的党组织,为准备长期斗争,应付更加恶劣的局面,从思想上、组织上打好基础。学生中的党员,以品学兼优,关心群众疾苦而赢得周围同学的信任。党扎根于群众之中,密切联系了群众,成为群众高度信赖的核心力量。
在学委的直接领导下,以平津流亡同学会、留日同学救亡会和各大中学校为基础,成立了上海学生界救亡协会(为取得合法,不久又改名上海市学生协会,简称“学协”)。出版了《学生生活》等刊物。在学校内部,以学生自治会、读书会等形式,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西行漫记》、《大众哲学》等政治、哲学书籍和《母亲》、《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新生代》等进步小说,开座谈会、出墙报、组织剧团、唱抗日歌曲、举办讲座、请名人演讲、慰问“四行孤军”等活动,启发群众的思想觉悟,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鼓舞斗志,进行把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教育。同时,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基督教男女青年会的爱国民主人士发挥了积极作用。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和各教会大中学校的代表,经过充分协商,使传统的上海基督教学生团体联合会(简称“上海联”)适应时代的要求。他们充分运用灵活的活动方式,创办《联声》、组织团契、举办“慈善市场”、举行夏令营、召开辩论会等,团结教育了教会学校的广大学生群众,提高了他们的觉悟。
日伪为了控制上海大中学校和青年学生,1938年7月,强迫各学校向伪上海市政督办登记。“学协”作出决议,在各校开展护校运动,提出“师生合作”、“保护学校”、“保护教育主权完整”等口号,抵制奴化教育。清心中学掀起了群众性的护校运动,争取学校当局登报申明,拒绝登记,接着有一百多所中等以上学校登报申明:“本着国家教育宗旨办事,始终不渝”,给伪组织以严重的打击。
1938年12月,汪精卫在河内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号召坚决打击汉奸汪精卫和一切投降反共活动,针对国民党内存在和平、妥协、分裂的危险,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1939年8月,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和平、建国、反共”的反动纲领,公开主张卖国投降。中共江苏省委发出了深入普遍地开展反汪斗争的指示。各校学生掀起了尖锐激烈的反对校长附逆和反对汪伪接管的“护校”运动。中法工学院学生罢课,驱逐该院中方院长、汉奸褚民谊,上海持志大学和持志中学校长何世祯,私立上海中学和上海女子师范学校校长陈济成公开投敌,学生罢课退学,学校被迫停办。接着,一百余所大中学校发表反汪护校的联合宣言,坚决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给汪精卫企图粉墨登场以迎头痛击,大张了民族正气。1940年3月30日,为抗议汪伪在南京成立“中央政府”,党发动了全市范围的反汪斗争,发表反汪宣言,举行反汪宣誓:“永远不做亡国奴”,重温“最后一课”。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学生举行讨汪大会,驱逐两个汉奸教员。法租界巡捕房逮捕了两名学生。在审讯时,被捕学生质问法国警官:“你们反对不反对德国占领法国!”警官无词以对,只好释放。声势浩大的反汪斗争,涌现了大批积极分子。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力量,决定“学协”的工作重点转向基层,以适应“孤岛”即将恶化的形势。当时,江苏省委提出了“与群众打成一片”、“越公开越秘密”、“实行党员社会化、职业化、群众化”。紧接着党将一部分已暴露的党员和积极分子撤退到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游击战。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表达了上海学生誓与日寇汉奸斗争到底的决心,激发了处于中间和后进状态的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获得了社会上的支持和同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击沉了停泊在上海黄浦江上的英国炮舰,迫降了美军炮舰,占领了上海租界。他们发布严厉取缔所谓“政治恐怖”事件的8条办法,禁止一切进步、抗日书刊。伪教育部重新编印教科书,规定中等以上学校以日语为必修科,把“建立东亚新秩序”和“和平、反共、建国”写进教材里去。他们实行保甲制,成立所谓“中国青年模范团”和“中国童子军”,还在南京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训练班”,对学生进行奴化教育。汪精卫亲自来讲话,扬言要“保卫中华,打倒共产主义”。从太平洋战争开始,上海学生又进行了将近4年的在敌伪直接统治下的最黑暗、最艰苦的斗争。
党中央和江苏省委,早已预计到这样的严重局势必将到来,在组织领导上作了调整。根据中央和华中局指示,江苏省委于1942年11月撤退到淮南解放区,成立华中局城工部,领导上海的工作。当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极端困难。上海的学生工作在积蓄力量的基础上,采取组织更加隐蔽,工作更加深入的方针,继续坚持敌占区的斗争。当时,大多数大中学校都已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他们坚决执行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勤学、勤业、交朋友”的方针,所有党员学好功课,站稳脚跟,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业上相互砥砺,生活上相濡以沫,紧密相依,共度难关。根据青年的特点和愿望,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分散活动,如举办旧书交换、申请减免学费、看苏联电影、读进步书刊、组织社会参观、开展学术、文娱体育和生活福利等活动,把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点滴细致的工作,灵活多样的形式,耐心地启发群众的觉悟,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认清两个“中国之命运”,和敌伪展开巧妙的斗争。青年学生采取不同形式抵制奴化教育。敌伪派的汉奸文人来鼓吹中日“共荣”,学生不等第一个人讲完,就跺脚、击掌,气得汉奸文人毫无办法。1943年12月,汪伪发动“禁止烟、赌、舞”运动,进行欺骗。南京和上海的党组织决定利用这个运动来教育群众,发动学生、青年参加,举行集会游行,冲击烟馆、赌场和舞厅,并当众焚烧查抄的烟土,引起了日伪的内讧,拆穿了汪伪的鬼把戏。太平洋战争发生后,日寇疯狂进行经济掠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沦陷区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大量学生面临失学和失业的威胁。1945年2月,通过基督教男女青年会、《新闻报》、《申报》联合发起举办助学义卖市场,有三十多所大中学校参加,以学校为单位,分别设摊,出售各自募捐或自行制作的义卖品。“助学义卖市场”开设两天,有近千名学生参加现场服务,购物和参观的各界人士达10万人。助学义卖运动热烈开展,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团结自救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抗战后期,各校毕业的党员逐渐进入社会,从长期隐蔽、积蓄力量出发,早在1942年,江苏省委就指示学委把工作延向社会。以后又在学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区委。1943年10月,以交通大学理工科毕业生为主,组织了“工余联谊社”,把青年科技人员组织起来。以后又组织了教会大学毕业生的“大学校友集谊会”等。许多进入社会的党员和进步群众,在电力、电话、工厂、学校、医院、公用企事业等单位,成为团结教育群众、坚持抗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华中局领导下,各校开展了“天亮运动”,组织地下军,宣传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宣传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的重大胜利。他们还以发贺年信、贺年片等方式,向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士宣传抗战即将胜利的新形势;对汪伪汉奸分子则提出警告,要他们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经过几年来的锻炼和教育,大批优秀的积极分子被吸收入党。先后有数千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投笔从戎,到延安和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参加敌后武装斗争。他们的大多数在上海坚守阵地,维系人心,积蓄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经过八年坚韧不拔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终于和全市人民一道,以无比欢乐的心情庆祝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