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为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难” 沈阳企业办住宅建设储金会 许多人先置“窝”后添大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7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难”
沈阳企业办住宅建设储金会
许多人先置“窝”后添大件
本报讯 在沈阳市一些企业中,职工的消费趋向正在发生变化。许多人把原来准备买彩电、冰箱的钱转到企业办的住宅储金会,以购买企业自建的商品房。先置“窝”后添“大件”,成为这些职工支配消费的新顺序。
两年前,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和东北机器制造厂等单位,为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难”的矛盾,创办了住宅建设储金会。本企业职工可自愿参加储蓄,所得储金除借给入会职工购买商品房外,大部分用于补充企业建房资金不足。住宅建成后,企业按造价的1/3向本企业职工出售,其余由企业补贴,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补贴比例将逐步降低。入会职工不论工龄长短,存款多的可优先购房。现在,全市建有住宅储金会的大中型企业已有20多家,参加储金会的职工占这些企业职工的70%以上。
建立住宅建设储金会,企业用部分职工的钱建设住宅,然后再向职工出售。这样,就解决了建房投资“有去无回”的问题,既减轻了国家、企业负担,又加快了住宅建设速度。沈阳砂轮厂是个有7000多名职工的老企业,住房欠账多,如单靠企业投资,要解决职工住房难至少需要15年。1986年,这个厂建立住宅储金会后,职工集资80万元,弥补了企业建房资金的不足,当年就建成100套商品房。今年他们准备用这批房出售后收回的资金再建280多套商品房。由于住房问题出现良性循环,他们预计5年左右可以基本解决职工缺房拥挤的状况。
谁住房谁花钱,不必论资排辈,杜绝了不正之风,解决了企业分房比建房还难的问题。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人郑明斗,多年来一家三辈同住一室,按原来分房标准一时还分不到房。现在,他花2000多元买了一套单居室住宅,居住条件有了改善。他说,虽说花些钱,但不用再排“长队”等分房了。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青年职工多,过去分房基本没他们的份儿。去年厂里办起住宅储金会,青年职工踊跃参加。在企业出售第一批商品房时,就有265名青年职工购买到了住房,占购房人数的70%以上。
据了解,1985年至1986年,沈阳市实行上述做法的企业共向职工出售2190套单间或双间商品房。虽然数量还不大,但职工有了盼头,住宅建设储金会的做法对人们吸引力越来越大。他们说,有了鸡就不愁没蛋。在这些企业里,无论是老职工还是青年职工,凡想改善住房条件的,都在跃跃欲试,把消费资金的目标转向商品房。 (赵文泉 孟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