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粮仓”何以解粮忧?——东北三省粮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7
第2版(经济)
专栏:

“粮仓”何以解粮忧?
——东北三省粮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下)
新华社记者 王勤学 张广远 谭佩全
市场要“活”起来
“粮仓”何以解粮忧?东北三省农业和粮食部门的同志都在认真思索这个问题。国家实行粮食合同定购和市场议购并行的“双轨制”,即“死一块,活一块”的办法,兼顾了国家和农民双方面的利益,总的看农民是拥护和接受的。但目前三省的情况是,“死一块”基本上做到了,“活一块”却没有活起来。在粮食问题上,我们多年“统”惯了,许多人不习惯,或者说不懂得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粮食购销,稍有风吹草动,首先担心的是收粮难,便“统”起来。结果是一统就“死”,一“死”就少,越少越统,越统越少,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其实,粮食收不收得上来,主要并不在于统还是不统,而在于有没有粮。
东北三省去年的粮食形势到底如何?按三省统计上报产量439亿公斤计算,农村“三留”(口粮、饲料、种子)250亿公斤,还有186亿公斤粮食可作为商品粮出售。去年秋天,国家已将东北三省的粮食合同定购任务从春定的 165亿公斤调减为127.5亿公斤,粮源大大高于计划收购指标。可见,粮食计划收购完不成,不是农民手中没有粮,而是某些方面决策失误,工作不当造成的。
放开搞活是粮食问题的当务之急。黑龙江省农工部副部长邢泽民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说,“双轨制”的“死”是为了稳定大局,“活”是给农民实惠,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他认为,在国家收定购粮的时候,同时放开市场是可行的。“死”的一块“死”住,问题不大,问题多的是市场。既要活起来,又要不失控,政府要提供准确的信息,制订合理的指导价格,以指导市场;粮食部门作为主渠道,要负起责任,不能只为了部门利益跟着人家跑,更不应盲目地抬价抢购或压价迫收。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农民,让他们在商品经济的大海中学会游泳,克服那种“越贵越不卖”、不敢积极参与市场的小农经济意识。
更深一步的思考
流通,是东北粮食问题的一个矛盾方面,但不是问题的全部。人们在充分肯定粮食生产成就的同时,仍然有另外一些隐忧。这些隐忧归结为一点,即从发展战略上看,东北农业是既抓紧粮食生产,又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还是重蹈“以粮为纲”的覆辙?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无的放矢,有一些现象很值得人们思考。比如,有些地区一强调粮食生产,就否定了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不管本地自然条件如何,层层搞粮食,而忽视了发挥本地优势。在粮食生产中,又单一发展高产作物玉米,形成作物重茬,一些重点产粮县市玉米播种面积占整个耕地面积的70—80%。大面积连年种植玉米和大量使用化肥,又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地力下降。据东北经济区规划办提供的数字,全地区土壤有机质每年以0.04%~0.09%的速度下降,土壤无机化日益严重。这些,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粮食生产的后劲和长远发展。问题怎么解决?答案只能也只有一个:靠深入改革。
记者曾就东北农业发展战略就教于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他们都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意见。吉林省农大教授、著名畜牧业专家郑经农主张,在南起辽宁铁岭,北至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千里“玉米带”上,建立奶农业的结构,走农牧业结合的道路。他指出:1亩地玉米可产1.5吨秸秆,可喂一头奶牛,产10吨粪尿,上一垧(15亩)地,增产1吨粮,1吨粮又正好是一头奶牛1年的精饲料。此外1头奶牛1年可产奶3~4吨,纯收入千元左右。既有奶、又有粮,农民增收,土地增肥,良性循环,一举多得。郑教授的建议在吉林尚未得到令人鼓舞的反响,而在黑龙江,已成为部分群众成功的实践。目前,黑龙江省的奶牛已发展到32万多头,奶牛饲养量、鲜奶、奶制品产量均居全国之首。以奶制品加工业为龙头的乡镇工业遍布全省,蓬勃发展。黑龙江省双城县过去单一抓粮食,粮食没上去,财政赤字很大。随着奶牛业和其它多种经营的发展,去年,这个县打粮7.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67%,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一举摘掉了穷县的帽子。肇东市的情况也是如此,该市宋站镇由于奶牛及其加工业的发展,全镇3/4的劳力已脱离土地从事它业,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效益显著。
当传统农业逐步调整到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上来,当各级干部最终学会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挥农业生产时,我们的农民还有必要为粮食生产的起伏而担忧吗?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