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实事求是对待商品中介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8
第2版(经济)
专栏:工作研究

实事求是对待商品中介人
本报记者 罗自苏
1986年,天津一家大公司从国外进口了4万吨钢材。仓促之间,最后的5000吨钢材,从5.5毫米到32毫米多种规格,被杂乱无章地扔进了仓库,并愿以较低的价格卖出。但面对这些规格乱了套,连质保说明书都搞丢了的钢材,不下百余个单位都摇头离去。
数千里外的重庆有个徐光佑。退休前,原是重庆市机械局一个下属企业的供销干部,是重庆市持有“商品中介人员服务证”的合法中介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光佑从河南了解到天津5000吨钢材的信息。他乘飞机赶到天津,详细地看货后又折回重庆。徐光佑心中有重庆这个大市场。他随即找到了急需钢材的重庆标准件厂等一些企业,分别跟物资处签定了认购各种规格钢材的合同。
徐光佑的工作到此并未结束。其一,32毫米规格的钢材在天津已全部盘卷,必须拉平裁为6米长的规格。他又折到重庆标准件厂。这个厂有加工设备,但长期无业务,一拍即合;其二,钢材运到重庆需要仓库堆放。于是,徐光佑又给某无货可居的仓库联系了这笔业务,皆大欢喜。随后,徐光佑又带着认购单位的人员前往天津看货,果然货真价实。如今,天津的钢材已陆续运到重庆,7月初全部合同履行完毕。徐光佑给各方都带来了经济效益。
商品中介人的活动,徐光佑堪称代表。重庆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同志感慨地说:“还看不出哪一个国营单位的人愿意做如此过细的工作。如果重庆有500个这样的能人,重庆的市场将何等活跃啊!”
“中介人”,又叫“经纪人”,在国外,他们游离于大公司和交易所之间。在我国,在商品经济萌芽的明末清初,就有他们的活动。国民政府时期,曾有立法加以管理。在重庆,解放前,从事牲畜买卖的叫“牙纪”,从事烟草买卖的叫“烟纪”,从事粮食买卖的叫“斗纪”。1953年后,商品经济的一些形式被取消了。在理论上有人认为,中介人只是居中剥削,没给社会创造价值,他们的劳动不是有益劳动,中介人等于投机倒把分子。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中介人采取禁止取消。
然而,我国的经济建设实际上需要中介人。在外贸活动中不是也依靠国外的中介人吗?至于国内的中小乡镇企业,由于活动范围小、信息不灵,往往因几个阀门、几米电缆而停产,他们需要中介人的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庆中介人的活动日益活跃。重庆市内中山公园的长亭茶社,磁器口的扁担巷茶社等地是他们的活动中心。
1984年,重庆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始对“中介人”作专题调查。他们发现:中介活动有利于搞活流通,为企业解决急需的生产资料;有利于市场导向中的信息传递,为企业生产运销对路产品服务;有利于加强市场管理、防止非法交易。中介人的劳动性质是体力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是有偿的信息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搞出6个区县的调查报告后,在市委、市府的支持下,于1986年9月10日,为62名商品中介人发放“商品中介人员服务证”。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231人。
这批中介人有以下特点:
一是中介业务熟,一般具有广博的商品知识、灵敏的市场信息,广泛的人际关系,勤勉快速的办事作风,促成购销双方成交的业务率高。
二是中介人的活动不受行业界限的制约,什么都搞,市场上缺什么搞什么,既从事无本的纯中介活动和代购代销,也从事低进高出的商品购销。
重庆现有的中介人中94%是工商企业的退休退职骨干,一般有20年以上的供销经验。凡批准为商品中介人的都由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岗前训练”。由公安、物资、供销、商业、工商等局讲课,既讲业务也讲法纪。从去年9月到现在,这231名中介人已为企业撮合建材、农药、有色金属、高压电缆、层板、布匹、猪肉、香肠、花生等30余个品种的100多笔生意,金额达2700多万元。
目前,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商品中介人的来源、审批、活动场所、劳务范围、商品价格、成交双方的合法性、成交后的验证、中介服务费用收取、税收、管理辅导、中介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都有各种措施和规定。实施的结果看来,由于管理人员少,有失控的现象。从中介活动走势来看,有从个体向中介企业发展的可能。
中介人的所得是个敏感问题,需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对待。但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重视,不仅要抛弃陈旧的、僵化的观点为他们正名,还要用法律规范保护他们的合法劳动和权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