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民族圣战之光——看影片《到青山那边去》随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8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民族圣战之光
——看影片《到青山那边去》随笔
黄式宪
伟大抗日战争的烽火,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但那交织着民族屈辱与尊严而铭刻在人们心头的历史,至今并未随岁月流逝而被淡忘。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到青山那边去》,将历史熔铸于艺术形象之中,真实地描绘了当年一群知识分子投身抗战洪流的历史足迹,充溢着一种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在我看来,《到青山那边去》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朴素的叙事,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抗日战争年代特定的生活氛围和精神氛围,生动地揭示了存在于中国知识分子和普通人民身上的民族向心力。围绕着刘教授以及大学生罗崇高、温菲、何风等从沦陷的北平出走,冲破日寇的层层封锁和追捕,终于到达平西革命根据地这条情节主线,影片编导着力描绘了在民族圣战之光的映照下两个密切感应、交织着的形象剖面。一个剖面是一群燃烧着民族危亡的忧思而奔赴革命根据地的知识分子,他们在“青山”之间跋涉,在敌人戒备森严的封锁沟和据点之间迂回行进,从黑暗走向光明,既锤炼了筋骨和意志,又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实现了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另一个剖面是以富于战斗经验的八路军交通员老马和“堡垒户”四嫂子等为代表的山区群众,他们为带领和掩护这些知识分子安全到达革命根据地,不惜作出重大牺牲。在遭到敌人突然包围的危急情势下,老马毅然将敌人引开,直到弹尽路绝,壮烈捐躯;而四嫂子则在日寇对山区扫荡中,为掩护卧病不起的大学生罗崇高,牺牲了自己吃奶的孩子。这些描写,情真意挚,既悲且壮,形象的历史内涵得到较深的开掘,在银幕上呈现出一幅中华儿女共赴国难的历史画卷。
就《到青山那边去》人物形象的总体构思和艺术塑造而言,显然不尽人意,处于动作焦点上的刘教授以及几个大学生,个性的血肉并不丰满,他们被民族圣战所激发的内心波澜也写得不够充分;相对地看,那个曾多次为城里文化人带路的“老交通”老马,那个性格爽朗、所爱所憎异常分明的四嫂子,艺术刻画的笔墨则较细,并被赋予“人民——母亲”的深刻内蕴,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沉思。其中有一处前后贯通的细节,尤其令人感动。一次为了迅速摆脱日寇扫荡,老马把刘教授提包里那份以数十年心血写成的书稿也“轻装”扔掉了,一向稳重的刘教授此刻忍不住动了肝火。老马后来悄悄找回书稿,却对刘教授搪塞说:“对不起呀,都滚到大山涧里去了。”从此,老马将一个布包袱紧系身上,直到牺牲前才珍重地交给何风保存。最后,当刘教授等一行抵达根据地,打开包袱,捧出完好无损的书稿,这白发苍苍的学者不禁热泪夺眶,痛哭失声。这一声“老马”的呼唤,表达的岂止是对一个人的痛切思念,还更深地寄寓着对民族圣战中为自由、为祖国而牺牲的人民英烈的历史眷恋之情。
《到青山那边去》的电影剧本,是著名作家海默20多年前创作的。海默其人,为人热忱、豪放、刚烈,笔底情思如炽。他于40年代初,怀着投身民族圣战的一腔热血,从北平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这部起初题名为《路》的剧本,显然深深地凝聚着海默年轻时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对老区人民无限眷恋的历史情思。但剧本写成不久后,“文革”劫难骤然压顶,铮铮铁汉的海默便被迫害至死。他的这部遗著,经过数度起落,今天终于由北影的两位中年导演唐彦林和赵玉嵘将它搬上银幕,真实地将剧本所蕴含、所寄寓的历史激情和思绪体现于银幕的再度创造之中,这是可以告慰海默于九泉之下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