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一曲“黄鹤”别有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08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曲“黄鹤”别有情
林思扬
我从小生活在日伪统治下的东北。说来可怜,直到17岁上大学,才第一次读到唐代大诗人崔颢那首千古传唱的《黄鹤楼》。在外族入侵的年代,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成了“违禁品”,这样的事无足为怪。奇怪的倒是鼓励我读唐诗的竟是一位日本老师。
日伪统治的最后一年,我从家乡来到长春,进了一所大学读书。这所学校的校长、教师全是日本人,教我们日语课的是被同学们叫作“小老头儿”的玉井先生。“小老头儿”其实并不老,往多说年纪也不到50岁。矮矮的个子,瘦瘦的身子骨,一张缺乏血色的脸庞,配上一副黑边眼镜,更显出病态的苍白,看上去确有几分老相。
我们入学不久,就听到在学生中间流传着关于玉井先生的传说。有人说他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大,论起来还是我们学校校长的前辈,他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校长的名字,校长也奈何他不得。有人说玉井先生读书时是个高材生,毕业后考取了赴欧洲留学,可是没有等到登船启程,就因涉嫌共产党,被日本当局逮捕,关了许多年。
有一件事,是在我们入学之后发生的。我的一位姓迟的同乡做了玉井先生指导的学生。他家里生活困难,砸锅卖铁勉强供他上了大学。想不到这个穷学生作了玉井的学生后忽然交了好运,每月收到10元钱。哪儿来的好心人会关心一个普通的穷苦学生?他疑惑不解。当他终于打听到了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周济者就是玉井先生的时候,他始则惊诧,终至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战争一天天接近溃败,学校里一位教“国体本义”课的教师被征集入伍,这使同学们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门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政治课”。就在这时,课程表上这门课的任课教师换上了玉井先生的名字。同学们的头脑中不约而同地划上了一个问号。
上课的时间到了,玉井先生象往常一样按时走进了教室,苍白的脸上挂着明显的不快。他打开那本灰色封皮的油印讲义,照本宣科地读了起来。一向平平和和的声音,变得生硬而又冷漠。读着读着,不快变成了压制不住的愠怒,忽地一下把讲义掷到讲桌上,停下不读了。他半晌不语,然后冷冷地说:
“这上面写了些什么,我也看不懂。学校给你们每个人都发了讲义,回去自己看吧。”话音低沉,含着无可奈何的哀伤,听得出有一大篇话无法讲出来。
“你们读过唐诗吧?”玉井先生忽然转了话题。
没有人回答,同学们都在躲避讲台上投过来的询问的目光。玉井先生朝大家扫视了一周,微露激动地说:
“你们是中国人,你们不能忘了祖先的文化!”
同学们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年月,“中国人”这个词就意味着政治上的反叛,说出来是要抓去坐牢的。想不到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讲这种话,而讲话的又是个日本人。
“唐朝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是一首非常好的诗。”玉井先生的心情显然好转,边说边拿起一支粉笔,半转身用他那颇有书法工力的板书,把崔颢的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转向同学们,“请大家跟着我来读。”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玉井先生那平和而有韵律的声音,仿佛注入了一股异样的力量,很快就感染了同学们。大家的声音整齐了,高昂起来了,琅琅诗声在教室中回荡,也带着异样的力量,和玉井先生的声音呼应着,共鸣着。
玉井先生的课没有再上。不久,学校停课了,学生被送到工厂去参加“勤劳奉仕”。
日本投降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玉井先生。同学们见面的时候,却总是不忘提到他,相互打听他的消息。有人说苏联红军进城后,玉井先生受到了特殊的照顾,苏军在他家门前插了一面小红旗,有了这面小红旗的保护,在动乱中,玉井先生一家就避开了可能受到的骚扰。这说法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出于编造,不管怎样,都表露了同学们对异国教师的友好感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