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清明上河图》的命名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1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清明上河图》的命名问题
宋人张择端的艺术杰作《清明上河图》,是画北宋首都清明时节风物的。这应当说是一个解决了的问题。
近年以来,孔宪易先生发表了《“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认为“清明”二字是指东京新城外东南部的“清明坊”;邹身城先生也连续发表了《北望家国——故宫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考释》、《“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不绘春色绘秋景?》、《“清明上河图”的命名》等三篇文章,认为清明二字是“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之颂辞。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对该图绘的究竟是春色还是秋景谈起。
孔、邹二位先生对《清明上河图》所绘的景色方面,提出了秋景的诸种理由,细看来都难以成立。《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春色极为明显,展图即见,最能反映春色的就是图中所绘的一百多棵树木,柳树刚吐嫩丝,其他树木则未发芽或萌发待出,正是东京开封的清明时节。秋景论者,对这一特色避而不谈,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应当说,长期生活在开封的人们,只要稍稍注意一下,中秋之时,这里的树木还不到落叶季节,各种树木的树叶都还保持着繁茂的景象。秋景论者对《清明上河图》要作出肯定秋景,否定春色的论断,应当对此作出明确的解释,此其一。
关于“清明”二字是否作清明坊解释,邹先生在反驳孔文时说:“按清明坊不过是一个小地名,画家本不必要选此题材作为呈献给皇帝的重要礼品。现存这幅画起点是郊外小道,绝不是什么街坊”。我想再补充一点,清明坊所处的京东第一厢,是在东水门外,这里是汴河城外的仓区,并不是一个繁盛的商业区,何况一个坊也决不会有图中所绘的那么大的位置。
那末,“清明”二字是否为作者取意于“政治上的治平”和“政治清明”呢?我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妥当的。宋徽宗统治时期,尤其是后期,是否是政治上的清明时代?这一基本历史事实是应当清楚的。邹先生曾说:“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当时社会虽危机四伏,处于动乱前夕,而表面上依然歌舞升平……”宣和年间岂止“危机四伏”?又怎是“动乱前夕”?方腊、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不是已起么?而对辽战争又打得一败涂地,花石纲、免夫钱、括田所等,搞得民不聊生,全国鼎沸,更不用说稍后的宋金战争了。就东京而言,封建统治集团虽粉饰太平,但其黑暗统治是有目共睹的。
在邹先生的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把“承平”与“政治清明”混在一起的说法,这也是不妥的。“承平”是对乱世而言,把它解释为“太平盛世”已不很确切,也不符同北宋末年的历史事实,进而与政治清明混同起来,离题就更远了。
(摘自《河南大学学报》第一期 予嵩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