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演讲也是一门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7-17
第8版(副刊)
专栏:

演讲也是一门艺术
丁方
最近得到一本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名人演讲辞精萃》,所选篇目的作者除少数未必能称为“名人”、讲辞也未必精采,大多是叱咤风云、声名赫赫的人物,其中有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战斗英雄、改革者,同时也是演说家。通过这些演讲辞一睹他们的精神风采,不禁令人有一种“美不胜收”之感。这唤醒了我意识中的一种意念:演讲是一门艺术,一种多年来在我国被美学遗忘了的艺术。
说话是人类互相进行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而演讲是这种方式的高级形式。人们之所以要演讲或必须演讲,是因为他急于把自己某种充盈心头的强烈的思想或情感传达给众人。而由于听讲的对象是群体的,每人水平不一,要求各异,而你希望每个人或多数人对你的话听得懂,听得进,使人听了受到感动、启发和鼓舞,这就必须使你的话在思想内容充实、深刻的前提下,讲得具有感召力和征服力,为此就不能忽视逻辑性、条理性和雄辩性,以及尖锐、泼辣、生动的风格。长篇演讲还须有起有伏,张弛相间,这又须赋予演讲以节奏感和幽默感的色彩。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演讲”,可以不包括那些领导机关的正式报告。例如,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缜密的政治文献,不是即兴演说,虽然也要尽可能生动,行文有严密的逻辑,但不能同上面说的“演讲”那样,作过多的苛求。
演讲是一门综合的学问。一个好的演讲者除了满怀“宣传群众”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外,还须有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见解、广阔的视野以及深厚的语言功底——至少要掌握丰富的词汇、修辞的本领以及形象化的能力。此外,作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还应要求他们有伶利的口齿、悦耳的音色、多变的表情乃至得体的动作。
我国也是一个演讲艺术遗产极为丰富的国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到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许多老革命家,出了无数杰出的演说家。只可惜我们近年来忽视了这一遗产的继承,50年代以后连“演讲”这个词也渐渐消失了。有些同志并不是宣读“正式的报告”而是在一般性的讲话中也手拿讲稿照本宣科,拖腔拖调。它们之不讲艺术,不讲个性,同曾经风行全国的非灰即蓝的“朴素”服装、火柴盒式的“实用”建筑取了同一时尚:千篇一律。于是附丽于这些对象的审美特征统统被取消掉了。
那些因职业关系负有经常做报告、讲话使命的同志,恐怕缺乏这样一种意识:重视“会场效果”——这是从“剧场效果”引申来的术语。现代的剧场普遍主张推倒横在观众与舞台之间的“第四垛墙”,强调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互相交流,以使戏剧获得平易感、亲切感。这可以说是时代的平民化意识在现代审美观念中的反映。演讲作为一门与戏剧相通的艺术,看来也需要从“剧场效果”的新观念中吸取经验,赋予演讲或报告以更多的平等意识,把最大限度地疏通台上台下的流通渠道作为理想的目标。至少演讲者或报告人要把自己摆在与听众平等的地位,力戒权威架势或官架子,力避那种嗯呀啊呀的拖声拉腔,避免照本宣科,以致令人厌烦或催人昏昏欲睡的老爷腔调,力争以朋友口吻、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打开对方心灵的通道。
目前我国的讲坛,虽然出现了艺术复兴的势头,但从总体上看,仍被那种内容平庸化、形式模式化的倾向以及陈旧的观念所占据。有人认为,演讲不仅是艺术,而且“是科学”,“是武器”。这话有道理。演讲的这三种性能是个辩证统一的有机体。“艺术”为“武器”
(即思想内容)所决定,而“武器”也为“艺术”所制约。演讲的艺术性能发挥得越好,则它的“武器”作用便越大,因而其科学(美学)价值也越高。因此,我们有理由呼唤和强调一下演讲的艺术本性,活跃讲坛生机,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